“中中中,只要给俺补偿点,俺不糊涂麻缠,俺就给大伙开绿灯。十多年啦,要是有人像你们这样站到俺百姓的立场上说话办事,这条线路早通啦……”这是7月15日一位名叫孙海涛的村民,对洛宁供电公司树木清障员工们说的一席肺腑话。自此,一条搁置十余年、长达14里的电力线路,终于一朝开通。
方赵线路改造工程,是河南省洛宁县于1999年农网改造时,因沿途六个村密植有沙兰杨树群众工作没有做通被迫搁浅,至今十多年间清障工作难以进行。致使沿线树木越长越大,线树矛盾日益突出,而且造成风雨天气无法供电,线损严重,甚至影响该乡所在地和沿线六个村不能正常用电,电费难以收缴,历年累计下欠电费近二十万元。这个矛盾,不仅给国家经济造成损失,影响了电力部门的声誉,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年初以来,洛宁供电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其摆放到重要议程上。进入7月份后班子成员分头在深入干部群众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认真做好线路沿途清障所涉及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经济补偿工作。
7月13日清晨,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该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贾玉山、市场营销部主任、赵村供电所所长程旭宁,带领机关和六个供电所的60余名干部员工,打响了“方赵线路改造清障战役”。大家顶着高温、汗流浃背、忍着饥渴、奋力清障,于7月15日将15米宽,14华里长线路间的2115棵沙兰杨全部清障完毕。
标签:洛宁,崎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