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违章行为,我们一定要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狠狠地掐住违章根源的咽喉,把安全事故扼制在萌芽状态。”2011年1月12日,对于治理违章行为,蠡县供电公司经理放下“狠话”。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近年来,蠡县供电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筑反违章工作长效机制,向违章行为“亮剑”。仅2010年,该公司就查处各类违章事件22起,共查出各类安全问题138项,并逐项进行了整改,为创造安全生产良好局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磨剑——筑起反违章思想防线
怎样将反违章这把“剑”磨快,蠡县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可谓是绞尽脑汁。“抓安全管理要有愚公精神:锲而不舍;抓安全处罚要有包公精神:六亲不认;抓安全帮教要有济公精神:苦口婆心。 ”这是蠡县供电公司一贯秉承的宗旨。该公司从思想根源入手,让反违章意识真正融入到员工思想中,从主观能动上解决问题,真正筑起一道反违章思想防线,让违章没有一点可乘之机。
每天早上9点,一条条发人深省、寓意深刻的安全短信会准时发送到该公司员工的手机中。公司机关、基层所站到处悬挂的标语、横幅以“贴近式”的提醒方式,让员工们融入到反违章工作的浓厚氛围之中。
“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有哪些?”每周五的下午,该公司各部门办公室便会传来这样的提问声。集中学习安规和“两票”操作规程,已成为该公司每周五下午的“保留节目”。监督考核小组随时对各部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确保全员学安规、懂安规。同时,不定期组织员工深入到施工现场,现场指导员工进行触电急救、登杆作业、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等培训,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避免“事后诸葛亮”的情况发生,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经常不定期带领各专业工作小组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参加基层班组每周的安全日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查摆各类“违章”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不仅如此,该公司还通过幻灯片、内部网络等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大家学习可供借鉴的事故通报,并要求学习人员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展讨论,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亮剑——关键时刻绝不手软
利剑在手,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了加大现场安全纠察力度,该公司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一支安全稽查队,深入各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制度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现的各类违章行为,狠下“杀”手。一年时间内,共下发处罚决定书22份,全年违章处罚金额高达4450元。安全稽查队一时被一些基层施工人员戏称为“老虎”。
“我宁愿他们恨我,也不愿将来用血泪教训来忏悔。”当笔者提到“老虎”这个称呼时,该公司安全总监坚定地说到。
“勤跑”,是该公司员工对安全稽查队队员的又一印象,因为在他们的办公室,是经常看不到人的。往返于各个施工地点,仔细检查安全隐患,督促检查各种安全措施是他们必做的“功课”。正是“勤跑”,敢于“亮剑”,该公司的安全监察工作真正做到了不走过场、不打折扣,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安全工作如履薄冰。
亮剑——构建反违章长效机制
反违章工作如何才能防微杜渐,持之以恒呢?不仅要敢于“亮剑”,还要善于“亮剑”。对此,该公司形成了一套“巡警”加“监控头”相结合的特色理念。他们将每一个施工工程形象地比喻成一辆辆高速行驶在电力事业快车道上的汽车,而安全监察队的队员们就犹如高速公路上的巡警,每天对过往的“车辆”进行例行检查;每一名员工通过公司的强化培训,熟练掌握反违章工作规定及处罚条例后,则成为一个个“监控头”,在整个公司形成一个严密的监控网络。行驶的“车辆”在“巡警”与“监控头”双重管控下,安全抵达目的地。为有效发挥监控网络的作用,各个班组还严格执行外出人员派工单制度,全面掌握员工动态,及时了解员工工作情况。
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蠡县供电公司反违章工作得以贯彻执行的有力保证。该公司很早就建立起违章风险信息收集、评估、化解、监督改进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工作流程中形成“上级对下级监督、下级对上级负责”的违章风险管控责任机制,同时加大安全考核力度,真正实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与能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截至2011年1月20日,该公司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4028天。连续五年被评为“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面对诸多荣誉,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连京华说到:“安全工作还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摸索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更好地为电力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标签:治理违章,蠡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