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最近,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引起众多媒体质问,口头上“很重视”安全生产,然而,安全保障措施的安全性哪里去了?结合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笔者认为,各级供电企业亦应借堑长智,举一反三。
安全通道真的“安全”吗?此次吉林特大火灾造成120人遇难,据幸存者说,事发车间仅有一个侧门打开,其它均被反锁,消防通道门,长年用一根大链条锁锁着。众所周知,生产现场安全通道是保证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防止工伤事故,便于应急逃生和运输而设定的通道,安全通道必须畅通。若安全通道形同虚设,则比无通道更为可怕。作为供电企业,无论是生产区,还是办公区、生活区,安全通道或疏散楼梯应始终保持畅通,各类材料、设备、工器具不得侵占安全道。同时,安全通道标记也应规范、醒目、清晰,做到人人皆知,并要定期对通道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安全通道的安全性。
安全自救真的“安全”吗?在吉林特大火灾事故中,据幸存者说,车间里没有应急照明灯,没有灭火器,也没有消火栓,即便是有设备也不知道怎么用。提升员工安全自救能力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在宝源丰禽业公司,没有消防器材,没有灭火经验,如何能够安全自救?这是造成此次特大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电力生产也是高危作业,作为供电企业,也要深刻认识到,人员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没有员工的安全,哪能谈得上发展。对此,供电企业要在员工安全意识和设备安全保障上下功夫,严格按照规定,完善消防设施,健全维护制度。提高员工应急防范意识,加强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确保安全自救的安全性。
安全监管真的“安全”吗?吉林特大火灾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暴露出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不得力,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由此可见,生产事故的发生与安全监管不到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或许是安监人员的责任原因,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或许是安监人员的能力原因,走走形式,得过且过。对此,作为供电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监督与考核机制,不仅做好生产单位的监督考核,还要对安监人员增强督察和考核力度,实现监管与生产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形成生产作业有人看、监督过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还要建立全员参与、共同监督、互查互评监督机制,抓弱点、求改进、除短板,织造人人、事事、时时监督的安全防护网。确保安全监管的安全性。
安全不能靠鲜血来换,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警告人们,安全重在意识、重在责任、重在执行。只有培育理念,根植于心;强化责任,固化于制;多措并举,落实于行,才能确保安全保障措施的安全性,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
标签:清丰,安全,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