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9月6日凌晨,“轰隆隆”,重庆市武隆县长坝镇筒村沙窝农业社突然被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打破了宁静,沉沉的夜色里,一堆约5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下滑数米。山腰处的19间房屋被垮塌的山体掩埋,长长的电网线路扭曲着塌陷在山坡,电杆折断、变压器被毁……垮塌区内83户村民瞬间停电,25户110个村民需紧急迁移。
连夜部署抢修
“务必架通临时照明线路,排除隐患电杆,确保灾区村民迁移和防止次生灾害。”武隆县委、政府领导连夜赶赴现场,对救灾保电提出要求。
6日3:15分,国网武隆县供电公司长坝供电所会议室灯火通明,12名应急抢修人员整装待命。所长侯林春下达抢修命令,兵分二路,全面迎战滑坡灾害。一路由侯林春带领抢修人员,携带抢修工具,赶往灾区现场,立即着手抢修复电和隐患排除工作。另一路由副所长颜昌能牵头,联系公司物资部门,紧急调运电杆等抢修物资。经过短暂的工作部署,紧急分配,两路兵马人员迅速就位。由此,一场与山体滑坡引发的抢修复电保电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架设临时线路
狂风骤雨,天黑路滑。侯林春带领抢修队员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前行着,4:50分,侯林春一组到达现场后,发现19间房屋已被滑坡泥石摧垮,8基电杆被活生生折断,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翻滚到沟底。到处都是乱石、乱泥,紧急迁移的村民沿途声音此起彼伏。一部分抢修人员打开应急照明,安抚受灾村民,帮忙搬运东西。另一部分查看灾区电力线路的受损情况,统计各种可能需要的抢修设备。同时,拉开临近线路和变压器刀闸,防止断落电线、电杆对村民的伤害。
6:20分,副所长颜昌能一组携带抢修物资到达现场。两组人员会合后,现场成立“党员突击队”,召开抢修协调会,全面确定抢修方案,一方面架设临时用电线路恢复村民用电,一方面负责拆除损坏线路和设备。
8:25分,灾区突降暴雨,给抢修工作又增加了难度。灾难无情,人有情。越到关键时刻,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是能够体现国家电网人迎难而上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抢修队员们将重达上千公斤的电杆深一脚浅一脚的拉往施工现场,向前走一步,向后滑半步,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15:20分,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需新立的电杆运达指定施工点。队员们不顾疲劳,一边拆除倒杆金具、电线,一边组织村民重新开挖杆洞、加固基础,将电杆组立起来。
16:10分,在沙窝农业社,另一组抢修队员在10多个村民的帮助下,大家喊着号子,倒地的电杆通过滑轮受力缓缓立起来,校正电杆后,大家又抬来条石将杆基筑牢。接着队员们登杆加装横担、瓷瓶,新架电线,帮助村民接通下户电线……
经过抢修队员连续8个小时的忘我奋战,18:40分,一回500米长的临时用电线路和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安装完成,村民下户线清理完毕,灾区83户村民家里陆续亮起了灯光。
抢险工作仍在进行
当日22:30分,抢修队员一身雨水一身泥地返回十余公里外供电所,准备第二天迁移线路的材料与工具。
垮塌区抢险复电硝烟未尽,打通生命通道线路迁移烽火又起!因山石垮塌,由长坝镇通往灾区简村、茶园村的公路被安全损坏,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送不进去,两村中小学生与学校阻隔,抢险指挥部决定开通一条便道路,打通命脉。按道路走向,需迁移400伏线路2回4基电杆。
9月7日,早晨7:50分,雨势稍小,抢修队员又出发了。600多公斤重的导线,还有3组沉重的接地线、脚扣、紧线器等,全靠大家肩扛手提运送到抢修地点。一场紧张的线路迁移在骤雨中再次展开。这时,紧急驰援的临近白马供电所抢修人员也赶到了现场,参与通道砍伐和现场清理,抢修工作顺利进行,取下导线、拔出电杆、组立电杆、架设导线……
雨一直在下,似乎在考验抢修队员们的意志。他们不顾疲劳、连续作战,饿了吃一口送到现场的干粮,渴了喝上一口矿泉水,忘我的奋战在抢修现场。因持续降雨和预防山体再次滑坡,截止笔者发稿,道路开挖和线路迁移仍在继续……
标签:山体滑坡,雨夜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