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电关停风暴经过了三年沉寂之后,再度席卷全国,并成为新一轮电力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舆论普遍认为,与八年前的那一轮关停热潮相比,这一轮关停在力度和手段上都有所不同,表明宏观调控越来越趋于成熟和稳健。
缺电导致小火电再度升温
小火电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污染大等负面问题在业内早已为人熟知,关停小火电也不是新鲜事。早在1995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电力部等部门就联合发出通知,要求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严格控制小火电建设。1998年,原国家电力公司决定利用当时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有利时机,对公司系统内小火电进行清理和关停。当时计划是到2000年底停运小火电机组681.5万千瓦。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要求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及以下的中级低压常规机组在2000年前关停,同等容量的高压常规机组在2003年前关停。此后的2002年9月和12月,原国家经贸委曾连续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关停小火电机组名单,数量达173家之多。
就在小火电纷纷进入关停倒计时的时候,自2003年开始的“电荒”迅速蔓延全国。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小火电关停步伐明显放缓,有的地方甚至不惜划拨财政补贴小火电,以应缺电之急。持续了5年的关停风暴就此戛然而止。由于缺电,东南沿海企业纷纷自建燃油机组,造成燃煤和燃油小机组比重增大,煤电比重进一步增加。
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0.6万~5万千瓦火电机组有3796台,共计4666万千瓦,占当年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0%以上。另有不上网的单机0.6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近1500万千瓦,还有燃油机组约2500万千瓦,均呈上升趋势。
万事俱备关停东风渐起
今年下半年电力供需形势即将出现转折,为电力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同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也促使国家下决心在电力结构调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新一轮电力结构调整序幕由此拉开:
去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05年第50号公告,公布2010年前第一批关停小火电机组名单及关停进度表,总容量为534.55万千瓦。今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出了“关于做好小火电机组关停调查工作的通知”,并开列了1999年至2010年小火电机组关停清单,总容量达到1601万千瓦。关停机组清单的公布,被看作是国家对前几年小火电整顿情况的一次大盘点,更是加大小火电整顿力度的一个明确信号。
今年3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文),其中将“逐步关停小油机和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作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措施之一。
今年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凝汽式小火电及燃油机组的关停步伐。“十一五”期间的关停目标是:关停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1500万千瓦,关停老小燃油机组700万千瓦。
市场与行政组合出拳
国家电力公司时代实施的那一轮小火电关停,以行政手段为主,且关停机组都在公司系统范围内部,而地方关停步伐迟缓。相比之下,新一轮小火电关停更加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通过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发电侧竞争,推动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借鉴了上一轮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更多地将经济、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加强了产业政策与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市
场准入方面,严把规划、产业政策、土地、信贷、财税、环保、安全等各道闸门,对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小火电机组,依法停建或关闭。国家明令规定,凡列入关停清单的企业,自规定关停之日起,电网企业不再收购其电力电量,燃料企业不为其提供燃料,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不为其提供贷款,土地将转为其他用途,交通运输部门不予安排运力,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将用水指标转为他用。另外, 关停小火电机组与老旧机组替代改造项目核准挂钩。
此轮关停手段的另一个特点是电网调度充当了调控手段。已到关停期限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机组,将不得进入电力市场交易,电网调度机构不得调度其发电。大电网覆盖范围内,以“以热定电”名义建设的13.5万千瓦及以下热电联产机组不带热负荷时,原则上不得调度发电。
从客观看,由于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国际市场燃油价格高位运行,目前小火电生产成本已大幅度上升,有的已经高于上网电价,企业运营出现困难。另外,随着电力供需的缓和,发电利用小时数普遍减少,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使小火电在与清洁高效大机组的市场竞争中,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
两大挑战考验政府智慧
总结上一轮关停小火电的教训,以及当前行业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遭遇的困难,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实施小火电关停正面临着两大挑战。
首先,如何从体制上确保小火电不会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上一轮关停至今,已走过八年漫漫长路,其背后充分暴露出各种利益的博弈: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同时,电力发展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也受到挑战。某省无视国家的关停要求,我行我素,小火电照建不误,结果在缺电来临时,该省大受其益。而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小火电关停的东南沿海某省,却饱受缺电之苦。由此一地方得出了“听话的倒霉”的所谓“经验”。“应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电力体制以及国企制度的改革,统筹电力发展与上下游行业发展的关系,加强电力规划制订的科学性和产业政策执行的严肃性。这是一项促进电力产业结构调整最重要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部游敏处长说。
只有通过改革,切实实行政企分开,才能使政府、企业、银行各自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政府做好规划和服务,努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企业做到投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做到独立审贷。与此同时,应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使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补偿责任。
其次,小火电机组关停后,人员哪里去?这是目前包括五大发电集团在内的国有发电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国家已明确的一条思路是实行“以大代小”“上煤压油”工程。有关人士建议,国家在执行这一政策时,不应以对等容量为条件,而应该以项目对项目,即以大项目替换小火电,并允许异地置换,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未来发展。
“电量转移”也被视为一项多赢的利好政策。这一政策是指利用大机组代发还贷电量,偿还被关停机组的债务及其关联退出成本。“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取得关停小火电的节能环保效果,而且保证了电网企业、用户利益不受损失,
所得的差价也可以补给被关停的小火电企业。”这位发电集团人士说。
小火电最大的资本是土地,为此有关人士建议,在土地方面多做文章,允许进行其他开发性项目建设,努力为分流人员寻找安置出路。
标签:小火电,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