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2005年的南方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活动,一年多来在公司农电系统产生积极影响,338个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97个达到了省公司级标准,其中的61个达到了南方电网公司级标准,同时还有一大批县级供电企业通过了单项达标。以达标工作为载体,从基础工作抓起,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南方电网公司农电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为南方电网公司做强做优、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坚强支撑。
国庆前夕,广东电网公司江门新会供电局的局长刘荫来兴冲冲地来到南方电网公司总部,参加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率先探索大客户服务新方式且成效明显的新会供电局,这次作为南方电网公司首批基础管理工作达标的县级供电企业之一,与其他60个县级供电企业一起,在会上被授予达标企业的称号。
“达标是一个很高的台阶,但并非是最终的目的地。我们要继续努力,巩固达标成果,在此基础上自我加压,不断实现创新和提高。”刘荫来说。
做强做优“半壁江山”
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农电工作,把农村电网作为南方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农电的发展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从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全面启动公司系统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考评工作外,还加大农村电网投资改造的力度,超前抓好县级电网规划,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农电体制改革及规范农村供电服务机制。
目前,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管辖338个县级供电企业,供电人口超过1.7亿,占南方五省(自治区)总人口的73%;去年县级供电企业总售电量2119亿千瓦时,比2002年增长57%,占公司系统总售电量的52%。农电系统的供电人口、售电量、职工人数都占了公司的“半壁江山”。为此,南方电网公司深刻认识到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董事长袁懋振指出:“要全面实现公司‘两型两化’的战略总体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电;有了农电良好的基础,才有南方电网的全面发展;有了农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全网的现代化;有了稳定的农电队伍,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南方电网。”
大规模农网改造结束后,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大为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促进。南方电网公司提出开展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建设活动,是鉴于当时的两个现状:一是农电系统总体管理水平较低;二是省(自治区)之间和市(地、州)之间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差异很大,而且发展也不平衡。
此次达标考评,面向南方电网各子公司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电网公司的直供直管县供电企业、股份制县供电企业和代管县供电企业,吸取往年农电管理的好经验,瞄准全面加强基础管理,以达到提高企业生产、安全、经营、服务等各项工作水平的目的。
五个专题量化考核
达标考评围绕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开展分项重点和综合评价的形式,以具体和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结合农电工作的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专题达标。
近期内容包括安全、节能降耗、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企业经营管理、营销与优质服务等五个专题,并明确了单项达标、省级达标企业、南方电网达标企业三个档次。
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和完善达标标准,南方电网公司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征求意见,还在每个省(自治区)内选择两个县级供电企业进行模拟测评。大家普遍认为方案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能打破少数农电企业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的老思想,又能使大家在达标的过程中明确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南方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达标考评不搞大而全和面面俱到,针对当前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的关键指标,抓住“牛鼻子”不放松。达标项目分项设置,县级供电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项展开、单项达标,最终用一定的时间实现五个专题的全面达标,有利于调动县级供电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基础管理达标活动确实按照预想目的,激活了县级供电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
安全基础夯实了。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进一步到位,保证了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节能降耗取得实效。县级供电企业普遍开展了节能降耗工作,逐步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突出重点进行整改,供电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61个南方电网公司达标企业的综合线损率平均为6.02%,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电压合格率达到97.79%,县城供电可靠率达到99.93%,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59%。
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加强了管理的基础工作,部分单位推行了预算管理,建立了经济活动分析制度。
优质服务强化了。大力开展负荷预测和需求侧管理工作,建立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营销管理体系,供电所规范化服务达标率86%,超过了公司2005年工作会议提出的80%的目标。
达标建设精彩纷呈
从云贵高原的哈尼山乡到苗族村落,从交通不便的贫困乡镇到溢彩流光的珠江三角地区,处处可见农电企业在达标“赶考”路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例如,各县级供电企业实现了“用电管理”到“客户服务”的理念转换,建立了规范的农村电力营销管理制度,实现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的“四到户”管理,建立健全电价、电量、电费“三公开”制度,实现电价、发票、抄表、核算、考核“五统一”。
记者在新会电力大客户服务中心看到,接待厅、展示厅、呼叫服务办公室、大客户办公室窗明几净,装备现代,大客户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正笑呵呵地起身离开,他刚刚跟客户代表谈完中集下一步扩容的事宜。大客户服务中心通过客户经理、客户代表和大客户服务组,全方位为大客户提供12项个性化增值服务,包括预约上门办电,为大客户设计电费缴纳方案,免费为大客户进行配电设备检查和设备预防性试验,当好客户设备的“保健医生”,及时向客户提供电网运行信息,定期走访大客户和召开座谈会等。目前,这里的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的大客户由当初的30家增加到47家,1亿千瓦时以上的用电大镇(区)由当初的5个增加到8个,这些大客户用电量占全年总售电量比例分别为35%和81%。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课题。在达标建设过程中,完善规章制度、理顺管理流程、规范管理行为、提高人员素质等各项工作,在所有企业的日常工作里渐次展开。
云南大理供电有限公司强化过程管理,采用工作PDCA闭环管理、螺旋上升的方法,凡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建立健全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规章制度200项,使企业各项工作标准规范、流程统一。
广西灵山县供电公司组织线损攻关小组,先后投入3000千乏和2000千乏高低压电容器,分别对35千伏和0.4千伏线路实施无功补偿,近年来全县综合线损率一直控制在7%以下,仅降损一项企业每年可增收300多万元。
线损攻关小组还定期到出现线损反弹现象的供电营业所,与有关员工一起查找原因并落实应对措施。
深圳宝安供电局建立了完善的抄表管理制度、准确的电费计量系统和安全监督抽查制度,细致的工作确保了这个售电量占全市售电总量44%的单位,没有出现电量差错1万千瓦时或者电费金额差错1千元的情况。
广西横县供电公司在达标建设中积极探索农村电工劳动关系的问题,注册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横县东诚农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农村电工转为东诚公司员工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供电公司与东诚公司签订农村电网维护协议,理顺了农网改造后,农网设备管理维护的用工问题和劳动关系问题,推进了农村电工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
努力实现“三个创新”
在今年的半年工作座谈会上,南方电网公司提出要重视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大力推进思维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南方电网公司认识到,对于农电企业来说,要实现“强本、创新、领先”的战略发展思路,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也是关键因素。董事长袁懋振说:“我常常听到县公司的同志反映电网建设投入资金不足、设备残旧等等。我认为,我们县公司最缺的还不是资金和设备,而是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的管理和持续创新的能力。激活五类人才,优化配置,对于县公司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县公司也是十分重要的。”
南方电网公司要求下一步注意积极引进县公司急需的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还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农电和人事部门将对农电系统的五类人才(即领导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技能人员和辅助人员)培养工作进行专项研究,灵活地制定培训方案;省公司将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做好县公司领导人员的培训,其他人员由县公司根据其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大培训的力度,使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农村电工的问题,认真研究创新农村电工管理的制度和模式,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重视和加强农村电工的学习、技能培训和考核,创造条件改善他们的待遇,保持农村电工队伍的稳定。
南方电网公司表示,农电工作要努力实现思维、管理、技术创新。各级农电干部要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和眼界,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势,勇于创新和突破。要立足于本单位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到位。要致力于改变农村电网设备陈旧老化、科技含量低的现状,在县级电网建设中加大科技进步方面的投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要按照达标考评的标准,规范农电企业的各项工作。尚未达标的单位,要通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对标,找出自己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抓紧进行整改。已经达到南方电网公司标准的企业,要进一步开阔视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提高”上下功夫,把达标工作常态化。
标签:达标考评,南方电网,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