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作为一个工程术语,指的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对现有技术装备进行升级或部分更新。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技术改造大幕拉开,本次电网技术改造突破了单一的总量扩张型做法,成为兼顾质量提升的一次全新实践。
采访中,公司技改办人士举例,面对一个电网工程,如果平时一分钱也不为其投入,30年后资产就变为零,因为资产是逐年折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持续投入可以实现资产保值——这是以前电网技改中被广为认可的一个概念。如今,这种传统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
当前,我国处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阶段,通过技改提高电网生产能力,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又能够有效保护环境,电源电网建设还能够得到协调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电网技术改造,植根于深刻的时代背景。目前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平均在60%~70%之间,在我国,这个比例却很低。这提醒我们,从长远来看,仅仅依靠要素不断投入是不可取的,必须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大力推进“四两拨千斤”的技术改造。
电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在1998年启动的“两改一同价”工程中,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一、二期农网改造共投入资金2141亿元,五年内投资额超过了解放后50年来全国农电投资的总和,在我国电网技术改造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数年后的今天,电网技改又掀起新的一场力求电畅其流的技改革命。
标签:技改,国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