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国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后,5月21日,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奠基,这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序幕全面拉开。
特高压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不同输电方式的优势,将显著提高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对实现我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加强特高压工程建设,促进我国资源集约化开发,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电力负荷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和负荷分布的不均衡决定了今后能源远距离、大规模流动的必然趋势。特高压输电具备的输电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走廊利用率高等特点,完全满足了这一需要。
发展特高压是实施我国能源资源战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但将极大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煤、电、运的紧张局面,还将通过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为中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来源。发展特高压,是基于我国能源分布特点做出的科学论断,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加强特高压工程建设,是加快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电力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特高压工程,是我国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性工程。工程建成后,我国将逐步建成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互联电网,对实现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电网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我们还将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并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特高压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从而引领世界输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电力工业不断攀登世界电力科技最高峰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面加强特高压工程建设,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全面促进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方针的引领下,国家电网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始终坚持将特高压交流、直流工程建成引领输变电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工程和特高压设备国产化的依托工程,全力推动特高压设备的国产化工作。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是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企业培育、积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通过掌握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技术,可以促进国内企业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将对促进我国电工制造业的升级,占领国际输变电设备市场,具有重大的技术创新意义和市场引导意义。
四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建设,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从我国的西南送到东部,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水电资源是绿色资源。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国家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清洁的绿色水电输送到电力负荷中心,能够获取错峰、调峰、水火互济、互为备用、减少弃水电量等巨大的联网效益。同时,通过电力外送也可以替代东部受电地区燃煤火电机组,减少环境污染和煤炭运输压力,减少中东部地区的环保压力。另外,特高压输电方式在输电损耗、输变电投资、节省线路走廊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也对电力工业节能降耗,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特高压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全体电力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集体智慧,意义十分重大。在特高压工程的起步阶段,我们要以开拓创新、谱写历史的勇气,牢固树立务期必胜的信念,要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安全和质量,确保工程按期投产,为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而努力奋斗。
标签:特高压,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