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北京联合举办“2007年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与节能减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本次论坛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协办。公司副总经理肖鹏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国际通行的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曾培炎在贺信中说,中国将借鉴国际上电力管理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完善财税、投资、价格等政策措施,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不断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论坛上说,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十一五”期间,中国可节约1500亿千瓦时左右的电量,相当于节约7500万吨原煤,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能源效益,对中国实现“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表示,中国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肖鹏在论坛上介绍了过去几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南方电网的实践。他说,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所覆盖的五省区一直是全国缺电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05年最大电力缺口达到940万千瓦,占到全国电力缺口的1/4强,2006年最大缺口65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缺口达521万千瓦。面对巨大的电力缺口,南方电网公司采取了种种措施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供应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拉限电条次数逐年减少,2004年同比减少38%,2005年同比减少62%,2006同比减少82%,2007年上半年又减少了97%,基本杜绝了临时性的拉闸限电,创造了“限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的宝贵经验。南方电网公司的实践证明,电力需求侧管理不仅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必要手段,更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肖鹏指出,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心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需求侧管理的工作内容要从错峰、避峰和负荷控制向提高终端能效转变。错峰、避峰和负荷控制是当前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直接目的在于改变电力消费的时段分布,新的形势则要求我们把提高终端能效放在突出位置。二是需求侧管理的模式要从用电管理向节能服务转变。用电管理是以电力企业为中心,而节能服务是以客户为中心,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应当把节能服务融入优质服务体系,丰富供电服务的内涵。三是需求侧管理的工作手段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技术手段为主转变,使用电客户通过需求侧管理得到实惠、享受方便,从而引导和激励客户自觉主动参与到需求侧管理工作中来。肖鹏还对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等提出了建议。
公司市场部、行政部有关负责人,各省公司、各省会城市、年售电量100亿千瓦时及以上供电局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论坛。
标签:南方电网,需求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