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不断上演“上大压小”精彩大戏。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1~7月我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695万千瓦,占全年1000万千瓦关停任务的近70%。
然而,到目前为止,全国仍有7个省小火电机组一台未关。已经关停的695万千瓦小机组中,五大发电集团所关机组占85%。也就是说,关停情况呈现出一种极度不平衡的态势。
不平衡具体体现为:一是地区间的不平衡;二是关停主体的不平衡。笔者对一些省份的小火电关停工作进行调查,对不平衡状况深有体会:某些省份提前完成任务,某些省份雷声大、雨点小,更有甚者只说不关。
探究不平衡的原因,地区间的不平衡多由地区差异造成,有些小火电机组在电网调峰过程中仍发挥着作用,而关停主体的不平衡则主要源于利益和价值观问题。
作为大型中央企业,五大发电集团坚决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以不到全国50%的装机容量承担了85%的关停任务。面对巨大压力,五大集团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安置关停工作所涉及的员工。
而本应是关停主力的地方、民营电厂则没有“中央军”的气魄。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会带来企业利润受影响、人员安置压力巨大、偿还银行贷款速度减缓等问题。因此,很多地方民营电力企业摆出了既不抵抗也不合作的架势。
事实上,上大压小政策无意于致发电企业于绝境,相反,是为发电企业寻找科学发展的路径。上马一批高效、节能、大容量机组,将为发电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一批自以为暂时躲过一劫的发电企业,面对着煤价飙升、调度革命以及自身能耗高、效益差的状况,即使能发电也只能赔本。
“关比不关好,早关比晚关好,多关比少关好”。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资产质量的难得机遇。
作为“中央军”五大发电集团,在这一轮“上大压小”的冲锋中扮演了绝对主力,貌似吃亏的他们借“上大”之机,为企业铺就了可持续发展之路。逃避不是办法,地方、民营企业应当看清形势、摆正心态、各尽其责。
标签:小火电,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