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特高压:4000亿投资 两模式并举

作者:徐炜旋  2007-12-24

<P>12月21日,四川复龙,国家电网±800千伏四川—上海直流特高压示范工程(下简称直流工程)开工,这是继2006年6月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下简称交流工程)开工后,国家电网在推进特高压战略方面的又一大动作。</P> <P>两年两个工程、两种特高压输电模式相继开工建设,表现出国家电网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的趋势。实际上,早在2004年底,国家电网就已制订出一个庞大的特高压发展规划,计划在未来十五年内投入至少40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特高压电网,这相当于两个以上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P> <P align=center><STRONG>世界级直流工程</STRONG></P> <P>直流工程承担着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西电东送的任务。据国家电网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工程起点四川复龙换流站,落点上海奉贤换流站,全程约2000公里,途经六省两市,连接了华东华中两大电网。</P> <P>国家电网特高压部副主任刘泽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电压等级最高、功率最大、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输电工程,工程动态投资达到180亿元,将会在2010年投入运行。</P> <P>特高压输电技术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但国家在特高压项目的审批上一直比较谨慎,据相关资料显示,直流工程从报批到核准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P> <P>2005年8月31日,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关于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采用3回±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输电方案的请示>,在经过一系列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论证后,该工程于2007年4月26日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工程用地随后也获得国土资源部的批准。据悉,相关批复文件已于2007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下发至四川省政府。</P> <P>刘泽洪告诉记者:"这是全世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正式应用的一个标志性工程,虽然称为示范工程,但本身就是按照商业运行的目的来设计和建设的,前期做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来保证输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P> <P>对于外界对特高压电网技术的争议,刘泽洪指出:"直流特高压基本没有争议,以前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交流特高压。"记者也发现,去年开工的交流工程相比于直流工程多出"试验"两字。刘泽洪告诉记者,为解决交流工程技术上的问题,国家电网为此专门建立了武汉特高压试验基地,有多达数百技术人员长期进行相关研究,目前技术问题都已全部解决。</P> <P>交流工程北起晋东南,南达湖北荆门,全长约645公里,工程动态投资总额58.57亿元。刘泽洪告诉记者:"目前工程进展顺利,明年年底就能投入运营。"</P> <P align=center><STRONG>两种模式并举</STRONG></P> <P>国家电网在特高压电网建设上为什么要采用两种特高压技术?刘泽洪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交流特高压就像城际快速列车,运量大且每一站都可以停留;而直流特高压就像大飞机,运输距离长、效率高,但如果中间要经停就不经济。"直流工程就是把四川的水电直接送到上海。 </P> <P>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国家能源办战略规划组于今年9月28日所发的<我国电力布局中输煤输电方式比较>研究报告,这是关于"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的一部分,发改委有关领导都在报告上了做了重要批示。</P> <P>报告认为,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逆向分布,决定了我国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不可避免。电力布局中输煤与输电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布局、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P> <P>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输煤输电的比例偏大,以"三西"为例,2006年输煤输电比例为20:1,输煤输电比例明显失衡,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输煤输电比例,优化电力布局。</P> <P>报告还根据不同输电电压与输煤的损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对于相同热值的电煤,在产销地煤炭价差不变的情况下,输电电压等级越高,输电损耗越小,输电的经济距离越长。以"三西"及宁东地区至华东地区(输电距离为1500-1860公里)为例,如果采用500千伏交流输电,损耗明显高于输煤损耗,只有通过特高压输电,损耗才能基本与输煤持平。</P> <P>国家电网特高压部副主任刘泽洪也认为,输电有助于缓解输煤所造成的交通压力及对东部环境造成的压力,而特高压技术的发展,也使远距离输电成为可能,同时更具有经济性。</P> <P>据刘泽洪介绍,未来特高压的建设上,国家电网将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输电模式,做到"两个结合"。一是特高压电网与普通电网的结合;二是特高压交流与直流两种模式的配合。</P> <P align=center><STRONG>4000亿元大战略</STRONG></P> <P>交流工程和直流工程两个项目的建设揭开了国家电网特高压战略的序幕,并将为未来特高压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刘泽洪指出:"这两个示范工程有两层示范意图:一是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示范;二是国产自主化设备制造的示范。"据悉,成功运营之后,国家电网将会以这两个工程为参考制订特高压相关技术标准。</P> <P>与此同时,国家电网推进特高压战略的步伐还将继续加快。刘泽洪称:"目前国家电网正在推进四川锦屏到江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据悉,国家电网将结合金沙江后续水电项目开发及雅砻江锦屏电站群的开发,继续承担"西电东送"的任务,将电力直接输送到东部用电大省江苏省。</P> <P>刘泽洪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了国家电网开展前期工作,我们将争取在明年下半年更早时候能开工建设,因为那个工期更紧。还有我们有可能继续提高输电容量,那样单位千瓦的造价会更低。"</P> <P>按照国家电网特高压战略规划,未来国家电网还将会配合国家的开发计划,包括西藏水电和新疆火电的外送。"那样输送距离将更远,为了使输电更经济,现在国家电网正在抓紧研究将电压增加到±1000千伏。"刘泽洪告诉记者。</P> <P>国家电网特高压正在多头并进建设或计划中。早在2006年刘振亚就曾对外透露,国家电网规划在2020年前后,将建成覆盖华北-华中-华东的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P> <P>根据2004年底制定的计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投资将至少需要4000亿元的投资。对于这个投资额,刘泽洪表示:"这个数额绝对值很大,但相对国家电网的发展水平,平均一年下来也只占到一成多。"他指出,目前国家电网一年的投资额大概在2000亿元左右。</P> <P>电网建设的成本最主要投资在于电力设备采购,所以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也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而且在特高压电网建设中国家也在力推装备国产化。刘泽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四川—上海直流工程总造价是180亿,其中设备采购是100亿,而我们70%的设备实现国产化,也就是说这一工程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70亿的订购大单。"</P> <P> </P>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特高压,投资,模式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