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服务
山东电力集团:打造新型坚强农网
作者:魏晓庆 成晓飞 方敬杰 赵培 2008-04-23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hinarein.com/uploadfiles/ndxx/2008423171912692.jpg"></P>
<P align=center>改造后的变电站。</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hinarein.com/uploadfiles/ndxx/2008423171928633.jpg"></P>
<P align=center>供电员工在安装智能集中控制器。 </P>
<P>3月10日,山东省即墨市湍湾西北等村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开工,即墨供电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全面展开。即墨供电公司特别强调,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突出新技术应用,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以科技打造新型农村电网。</P>
<P>“科技兴电”是山东公司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方针。该公司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网技术进步,为提升县供电企业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保障供用电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P>
<P><STRONG>探索:推进农网技术进步</STRONG></P>
<P>2007年10月,高密市供电公司“创建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工作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这项工作成为山东公司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的招牌成果。</P>
<P>自高密市供电公司被确定为“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单位以后,山东公司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工程建设。从编制建设方案、落实建设资金到加强计划管理,再到狠抓工程质量,经过努力,高密市供电公司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企业管理创新工程、配网自动化实用化工程、电网优化工程、调度自动化工程、通信自动化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六项工程,以及用电营销管理系统、GPS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三大系统共22个项目的建设。</P>
<P>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为山东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的农网发展指明了方向:农网要坚强,必须依靠科技。</P>
<P>山东公司在总结高密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农网技术进步县建设标准及验收标准,全面推进农网技术进步县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山东省已有高密、蓬莱、胶州等18个县供电企业通过了山东公司农网技术进步县验收。</P>
<P><STRONG>优化:实现配网自动化</STRONG></P>
<P>山东公司加大低压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完善农村低压配电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P>
<P>“通过近年来的电网建设,东阿电网主网架日趋坚强。但东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10千伏及以下的配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部分变压器容量已经饱和,低压线路线径过细的问题逐渐突出。”东阿供电公司经理刘建芝分析说。</P>
<P>配网系民生。根据农网现状,东阿供电公司新建增容一批变电站。完善了城乡10千伏电网网架结构,改善农村排灌线路,架设了一批10千伏农排线路,并逐步实现10千伏线路手拉手环网供电。这些措施降低了灌溉成本,每灌溉一亩地可为农民节约10元钱。大桥镇张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召良说,村里有4眼机井,供电企业把电全部送到井口,全村有1000多亩地,按照每亩地每年灌溉4次来算,每年可节约灌溉费用4万元。至12月初,全县90%的耕地实现电力灌溉。</P>
<P>蓬莱供电公司在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加大了农村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力度,安排的18条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全部在农村,目前全市已有70条10千伏线路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占总数的60%。去年,蓬莱遭受38年不遇的强风暴潮袭击,由于网架坚强、配电线路自动化程度高,蓬莱没有发生因停电而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P>
<P>在农网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山东公司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避让基本农田,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工程造价,大量应用节能设备。</P>
<P><STRONG>应用:提高农村供电质量</STRONG></P>
<P>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过程,也是提高农网装备水平、推动农电科技进步的过程。山东公司系统各单位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电气化建设之路。一批新设备、新成果、新工艺广泛应用于电气化建设,使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大大增强。</P>
<P>招远供电公司通过探索,建成了调配一体化主站系统,使主站与配网子站、监控装置、台变数据采集装置、变电站图像监控装置通过通信媒介有效地连接起来,能够完成数据的采集、转发、分析和控制。该公司变电站全部实现综合自动化,将常规的继电保护更换为集成度很高的微机保护,变电站的运行数据通过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后打包,上传至调度主站,调度主站运行分析后,为调度人员提供实时数据,为科学调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度和配网的一体化,使电网安全运行得到了保障。</P>
<P>东阿供电公司在进行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时,采取了“因村制宜,科技分级”的原则。姚寨镇南张村不是很富裕,在对该村进行改造的时候,东阿供电公司根据村里用电增长情况,以规范维护为原则进行改造,彻底清除了线路老化、“三线”搭挂和表箱不规范的现象,供电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以前部分客户没有安装三级保护装置,极易发生事故。姚寨供电所所长杨德山经过仔细琢磨,不断改进,研制出具有挡风、遮雨、防潮、防小动物等特点的三级保护集装箱。他们将客户家中的三级保护器外移,并统一安装,大大提高了客户安全用电水平和供电可靠性。</P>
<P>对经济条件好的村,东阿供电公司适当超前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如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安装无线远程监控系统,配置无功自动化补偿装置等。村内配电网采用电缆敷设,0.4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均在500米以内,导线型号可满足用电村10年发展的用电需求。</P>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山东,农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