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服务
福建电力:以电气化助力新农村建设
作者:石伟 周冰 2008-12-10
<P>宽敞的水泥村道贯穿全村,道路两旁连片的现代化厂房车间错落有致,厂内生产红红火火。走进村里,一座座砖混结构、外墙铺满了壁砖的农家小舍,整齐有序的输电线穿家走户,村民家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福安市赛岐镇狮子头村为记者展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农家画卷。</P>
<P>世纪之初,位于福安赛江边上的狮子头村还是个人多地少、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经济落后的穷山村,村民走的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喝的是山里引来的山涧水,收入则依靠种植单一的水稻,即使年景再好一年辛苦下来也只能维持温饱。而如今,昔日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基点村,已脱胎换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村。</P>
<P>在狮子头村的福建仁升食品有限公司里,记者看到,成排的生产机器,响声雷动,食品在传送带上,欢快的跳动着。公司副总经理陈成标告诉记者,“电气化建设对食品加工企业意义很大,改造前,我们这里经常停电,像我们做食品加工的,停一次电,就要损失好几千块钱。为了解决用电的问题,我们公司还自备了三台发电机。可是在生产高峰期,频繁的停电还会导致我们的货物供应不上,公司曾因此造成巨大损失。现在有了电气化的保障,停电少了,用电得到保证了,我们自备的三台柴油发电机都用不上了,食品不怕加工不出,也不愁没有销路,我们村民更快走上了富裕路!”。</P>
<P>福建仁升起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是狮子头村借力电气化建设新农村的缩影。电气化建设一开始,有了优质的电力作保证,狮子头村两委就提出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发展思路。在村主干道旁规划出民营企业用地,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村民合股投资兴业,并将电气化后完善的电力补给当作了“引凤入巢”最吸引企业的条件。目前,该村已有十多家这种村办企业。</P>
<P>电气化的建设,不仅带动了村里的经济,也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目前狮子头村共253户村民都用上了安全可靠、绿色平稳的电能,电气化标准普及率达100%。村民陈容英告诉记者:“村子线路没有改造前,村里人买了新电器都用不上,电冰箱只能当橱柜用。2007年底,村里改造完成,现在再多电器也不怕用不上电了。今年,我把房子重新装修了,电冰箱、电磁炉、洗衣机……家里添置了不少的电器。过完年,我还打算再给家里添台电脑。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可一点不比城里人差!”</P>
<P>狮子头村是第一批福建省农村电气化村示范点。近年来,福建电力公司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动力保障。</P>
<P>据统计,2006年,福建电力公司投入资金1亿多元,全力推进边远山区、海岛“户户通电”工程,提前15个月完成全省“户户通电”工程,全省4296户、15897人从此摆脱了无电的历史。公司自筹资金33亿元,全面实施“十一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2007完成14个县(市、区)、172个乡镇、1959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截止2008年10月,又完成了7个县(市、区)、82个乡镇、922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P>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标签:福建,农村电气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