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新农村供电模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梁英  2009-01-09

<P align=center><STRONG>有效提高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 已在10296个电气化村推广</STRONG></P> <P>1月5日,笔者从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获悉,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电模式研究及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在5省8县542个供用电示范村建设中应用两年来,使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平均提高了3.63个百分点,低压线损率平均降低了3.41个百分点,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平均增长14.75%。目前,新农村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已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实施,在公司供区内的10296个电气化村推广应用,服务各地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P> <P>2006年,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依靠科技手段建设新型农网,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电模式研究及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立项。项目总投资2.6亿元,历时两年,由17家农电管理、科研与生产单位共同参与,是我国农电领域前所未有的重大科研行动,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实践。</P> <P>该项目以典型供电模式研究为核心,以规划理论研究、典型设计应用为基础,以一次设备、通信、自动化、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为支撑,以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相关配套标准为保障,以5省8县示范工程为载体,解决了农网规划设计、综合节能、自动化、数字化与信息化等多方面突出问题,内容涵盖了农网规划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工程建设、配套标准制定等4大类11个子项33个专题88个专项。</P> <P>据介绍,该项目立足我国农网的现状与发展特点,提出的新型农网供电模式体系,能够满足东、中、西部不同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用电需求,有力地推动并深化了“两型一化”设计在新农村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项目全面、系统地研究农村电力科技发展问题,初步建立了支撑今后新型农网建设与发展的供电模式体系和关键支撑技术框架,提供了解决制约新农村电网发展关键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P> <P>据悉,截至2008年9月25日验收时,该项目共完成15项研究成果,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20篇,开发软件8套,研制典型硬件产品6类,申请专利1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制定标准30项。项目获得输配电技术领域多位资深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说:“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电模式研究及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及示范工程符合我国农村电网的特点与发展需求,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P>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新农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