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电价改革提上日程

作者:李其谚  2009-03-16

<P><STRONG>电价矛盾空前突出,“煤电联动”已陷入尴尬局面,实施电价改革被认为是解决煤电矛盾的关键</STRONG></P> <P>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P> <P>往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极少明确提及电价改革。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改革问题更是电力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难点,已徘徊多年难以推进。</P> <P>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电价改革列入2009年的改革目标,显示国务院对电价问题的空前重视,亦表明在煤电矛盾愈演愈烈及电力行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各界对于电价改革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P> <P>“这两年煤电打得太厉害了。所以政府非常重视。”一位能源主管部门的官员告诉《财经》记者,“现在政府已经看得很清楚,'市场煤、计划电'是主要矛盾。去年同样是煤炭价格涨价,接近50%的煤炭消费是在其他行业。但是其他行业并没有出现打架的问题。”</P> <P>去年以来,由于电煤价格波动剧烈,煤电矛盾愈演愈烈。国家能源局统计显示,2008年电力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五大发电集团全年亏损约400亿元,火电企业全行业亏损约700亿元。2008年四季度,中国电力市场出现史无前例的快速下滑,10月份全国用电量同比下降3.7%,11月同比下降幅度达8.6%,12月份尽管国家加大投资以重建信心,同比下降趋势仍无逆转。</P> <P>在2009年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国家发改委召集五大电力集团和主要煤炭企业开会协调。但煤电双方分歧过大,谈判最终破裂。2月召开的国家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表示,目前的煤、电之争集中表明,当前电价尚未理顺。</P> <P>“以前一提到煤电矛盾,政府就说煤电联动。”一位电力业内资深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但通过几年的实践,业内已经看得很清楚,电煤价格与供需关系脱节,才是煤电矛盾的核心。”</P> <P>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一位专家告诉《财经》记者,3月上旬,国务院有关领导再度对“煤电之争”做出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解决。而国务院研究室近期将赴电力公司和中电联进行调研。一套新的化解电煤矛盾的方案正在酝酿之中。</P> <P>在本次“两会”上,煤电矛盾和电价改革的问题也是代表和委员议论的热点话题。</P> <P>针对今年僵持不下的煤电谈判,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煤能源集团董事长经天亮建议,国家应抓住电力供大于求的机会,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P> <P>“现在的问题是煤炭价格已经市场化了,但电价还是计划电。解决的关键,不是撮合今年、明年怎么做,得有一个永久的解决办法,不然长此以往,每年都得这样谈。”经天亮说。</P> <P>经天亮认为,当前电力装机容量增大、发电小时数减少,利用率在降低,国家应当抓住电力过剩、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的机会,进行电力体制改革。</P> <P>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神华集团原董事长陈必亭也对《财经》记者指出,“煤电矛盾的根源在于电价不改革;电价改革的关键则在于电网的改革。”</P> <P>2002年,中国开始电力体制改革,虽然明确了市场化改革方向,但是自“厂网分离”之后,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P> <P>同一年,煤炭产业也开始推行市场化改革,取消了电煤指导价格。随后由于全国性的“电荒”,拉动了电力装机容量高速增长,电煤供应难以跟上,导致供需矛盾突出,电煤价格一路升高。前几年由于整体经济形势较好,煤电联动消化了部分电煤涨价因素,发电企业可以承受;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滑,工业用电需求大幅减少,发电企业出现巨额亏损,造成了目前的电煤价格谈判僵局。</P>
来源:财经网

标签: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解读,电价改革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