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五个转变”说服务

作者:韩峰  2009-06-25

<P>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发展之本、生存之本、效益之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电优质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更好完成好本职的供电任务外,农电企业还应不断加强行风建设,强化优质服务,真正融入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之中。农村供电营业所由于直接面对农村客户,工作有其特殊性,如何更好发挥服务效能?应做好“五个转变”:</P> <P>一是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抓好两个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坚持齐抓共管,以人为本抓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认真履行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培育安全理念,提高安全素质、规范安全行为,以安全生产法、安全规程、技术规程为主要内容,采取集中授课、警示教育、安全竞赛、安全专栏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对全员的安全教育,通过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党员身边无事故”、“家属对职工说的一句话”“我为安全献一计”等主题实践活动,从根本上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爱心理念和平安意识,使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努力营造全局“安全稳定、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P> <P>二是企业理念上要由“供上电”到“供好电”转变,供电所职工要牢记“三为”服务宗旨,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服务“三农”,由客户“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同时转变三个弯子:转好管理者首先应是服务者的弯子,树立用户是上帝的思想;转好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弯子,树立一切以买方意志为转移的思想;转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弯子,树立以优质服务求生存的思想,自我加压,在服务中提倡“四多”,即:“多问候一声,多沟通一下,多服务一点,多帮助一些”的和谐服务方式,提高客户满意率。通过优质服务赢得市场,在客户的愉快和满意中取得企业的效益,实现供电所与客户双赢。</P> <P>三是职工的素质上要由“问不烦”向“问不倒”转变。除确保电网安全外,在与客户的交往中,供电职工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客户的用电难题,做到“问不烦”;还应加强政治形势和业务技能学习,注重对业务技能学习,注重对业务知识的精益求精,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问不倒”。只有每一位职工真正具备了“问不烦”、“问不倒”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岗位的需要,才能适应“三新”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P> <P>四是形象上要由追求“一次性满意”向追求“品牌”转变。在这经济社会个性张扬的时代,品牌意识更是深入群众的生活,国网公司全面推行“三个十条”“百问百查”其拓展过程体现了追求“新服务”的精神境界。履行服务承诺,不仅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更意味着高标准的服务要求,在工作中,要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实施,使服务彰显创新意义,不断树立大行风理念,一方面采取组织干部职工定期走上街头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党政机关、上门征求客户意见等“走出去”的方式,主动接受社会和客户监督;另一方面,采取召开社会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实行所长接待日制度、请前来办理用电业务客户投票评议等“请进来”的做法主动听取建议和要求,让整个社会评价我们的服务,用社会的力量促进行风。只有这样,才能使服务由日常的“一次性满意”向经济性满足转变,最终形成一种“品牌”形象,成为企业自身的服务文化。</P> <P>五是服务领域要由“亮灯”向“亮心”转变。在服务中,供电所应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是解决一个灯泡的小事,也要当作大事去做,扎实开展好“优质服务年”“百问百查”、日常安全用电宣传、用电咨询等活动,点亮农户心中的“灯”等活动,通过小题深做,小题常做,不断加深农民对农电企业的沟通与理解,始终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为我们服务工作的重点。坚持以“四民”(为民、安民、便民、助民)活动为载体,做到“政府放心、用户满意、企业受益”,对待农民的需求,要做到随叫随到,积极应对,真正解除“三农”用电的后顾之忧,不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P>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北镇市农电局,供电服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