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服务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陕西省带来巨大的变化
2009-07-02
<P>记者从陕西省发改委了解到,陕西省通过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给广大农村带来了显著变化。</P>
<P>2006年以来,陕西省共计完成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420.83千米,400伏线路763.76千米,新架和更换配变466台/76930千伏安,改造居民下户线2164千米,更换计量箱45775个,累计投入资金2.06亿元,先后建成了西安市临潼区、户县、阎良区、渭南市潼关县、韩城市、咸阳市兴平市、杨陵区、汉中市汉台区、勉县、铜川市新区等10个电气化县、81个电气化乡、648个电气化村,提前两年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5个县、50个乡、500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规划建设目标。截至2008年12月,全省共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14个、电气化乡109个、电气化村972个。</P>
<P>通过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给广大农村带来了显著变化:一是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建成的新农村电气化县的供电可靠率平均达到99.63%,提高1.1个百分点,可靠的电能保障加快了农业生产和特色产业的延伸,带动了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厂和“农家乐”的快速增长。二是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建成的新农村电气化县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平均达97.90%,提高1.7个百分点。明显好转的供电质量,为“家电下乡”提供了坚强后盾,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大幅度提升。三是降低了电能损耗。建成的新农村电气化县低压线损率平均达到了14.12%,降低0.6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县每年节约电量约64万千瓦时。四是用电环境明显改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采用的电力电缆,代替了传统的电杆、架空线路,新型的箱式变电站取代了原来的架空配变,节约了土地,美化了村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环保。</P>
来源:陕西日报
标签:农村电气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