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内乡县部分区域遭受九级大风和雷雨袭击,供电设施严重受损,该县电业局紧急抢修,奋战一天全部恢复供电。
19日凌晨,内乡县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如注,线路频频告急,受灾最严重的板场乡全乡停电。据初步统计,板场乡有百余棵大树被强风拔起砸在电力线路上,造成高低压电杆倒杆、断杆12基,高低压电力线路导线断裂30余处致使10千伏夏龙、夏板线停电运行。
——紧急响应,全力驰援
此时,恰逢周末,除值班人员外,内乡县电业局的干部员工正在过双休日。然而,灾情就是命令。“要把一切精力投入到抢修中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的尽快尽早恢复送电。”该局局长白群法向应急抢修人员发出总动员令。
7时许,该局启动抢修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靠前指挥,纪检书记黄春翱率专业人员驱车前往90公里外的板场乡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安装公司、马山供电所、七里坪供电所组织3支应急抢险队共计39名队员、6辆抢修车、2车抢修应急物资迅速向板场乡集结……与此同时,板场供电所19名应急抢修队员,分成6组对全乡1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进行全面巡视和设备排查,要求逐条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该乡蜿蜒在伏牛山南麓,重峦叠嶂,森林茂密,一夜狂风暴雨,原本崎岖难行的山路,又横七竖八地躺着大树,巡线难度可想而知。
——巡查损失,受灾严重
10时13分,笔者跟随一支抢险队来到板场乡双庙村土门故障点。在这个小山坳里,数十棵直径约20厘米的大树齐刷刷地连根拔起,根部完全撅出地表,并排重重地砸在10千伏夏龙线上,造成高低压同杆的42号至48号7档线金具横担被砸弯,高、低压导线被砸断10余处。“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倒这么多的树。”68岁的村民张广明谈起那天夜里的狂风暴雨心有余悸。
11时23分,抢险队赶往前庄村,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了10千米。这时,出现了一条弯曲的小路。路边荆棘丛生,路面坑坑洼洼,四五棵大树横卧在小路上,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十多分钟后,终于抵达故障点。一棵大柏杨将电杆压在身下,导线断落一地。不远处的转角杆,表面看来只是稍稍倾斜,但接触地面处已裂开1厘米的口子,随时有倒塌可能。一名电工一边看护现场,防止村民靠近,一边等待抢修队员。
11时43分,在通往文龙村的路上,数棵直径约40厘米、高十几米的杨树横躺在道路上,一些村民正用油锯肢解树体,以尽快打通道路。
12时13分,通过村庄的河堤旁,几十棵树被拦腰折断,白色的树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身陷其中的电杆早被压断,4条线路被两边的电杆强撑着,斜卧在茂密的树枝间。
村民们正在受损线路旁边用锯“肢解”倒掉的树。抢修队员急忙制止了这一行为,他们在做好安全措施后,将导线松解,这才让村民们继续锯树。
“干过16年的供电所所长,电网受这么大的损失还是头一次撞见。”看罢线路受损现场,该局农电工作部主任陈振国感慨道,“这9处故障点,可细分为3处,双庙、前庄村高低压线路和文龙村低压线路故障点。分3组抢险,每组配3名本乡电工协助作业,以便协调清障……”
——分工协作,抢修迅速
全局一盘棋,各抢修队在统一领导下,办好工作票,分工协作,抢修进展的速度非常快。
通过对双庙村42号至48号杆故障点的现场勘察,抢修队决定先松开导线,将大树分小段砍断,把压在线路上的树枝安全放到地面后,再对压变形的导线进行恢复。做好安全措施后,抢修人员立即进行施工作业。
“倾斜的大树由我爬上去砍树枝,我轻,不至于使树倒掉。”在抢修过程中,有7棵大柏杨弯倒在一个小池塘上,高低压线路导线就被压在其下。细小个子、浑身湿透的抢修队员刘佳“出尽风头”,他打着保险带、拿着斧头,攀到树上,轻轻地挪动着,砍下影响整理导线的树枝。
“我们先在旁边立了新杆,然后爬上去再把旧杆的横担、瓷瓶取下来。”在前庄村400伏东河主线7至8号杆故障点旁,作业负责人王明旗向我们解释为何两根电杆“肩并肩”,“旧杆不敢上,怕人一上去它就倒。”一名抢修队员上到新杆中间,将牵引绳系在旧杆上,另一名抢修队员慢慢地将拉线拔掉。只见在地面上,拉牵引绳的抢修队员没怎么用力,旧杆便应声而倒。走近一看,原来电杆的根部已经满是裂缝,不是拉线拉着,可能早就倒了。
王明旗还告诉笔者,这里山路狭窄,车辆只能开到一段较为平坦的路段,距故障点尚有400米远,抢修队员们硬是人拉肩扛将两根 8米电杆运到位。有的队员手磨出了泡、擦破了皮,但没有人叫一声累,喊一声苦,队员们都清楚要全力以赴尽快完成作业任务。
在文龙村赵庄台区400伏线路3号杆故障点,抢修队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他们听本村电工说,抢修队是从外乡赶来的,纷纷从家里取来茶碗、开水和板凳……抢修队员们大受感动,树枝剐破了他们的工装,荆条划伤了他们的脸,汗水模糊了他们的眼,但他们没人喊苦。村民们也自发地加入到清障队伍中来,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棵、二棵、三棵,影响线路运行的树障在油锯的轰鸣声中纷纷倒下,劈开了一条条电力绿色通道。
文龙村河北台区400伏线路14号杆故障点位于一个小山坡上,车辆无法进入。抢修队员们背起抢修物资,沿着布满石子的山路缓慢前行。倒塌的10米电杆借助横担,斜靠在一棵大树上,电杆两侧不足半米是村民们搭建的蘑菇棚。由于抢修作业面小,只能通过人力的方式作业,抢修队员们架起人字形抱杆,打地锚、打拉线,他们配合默契,小心翼翼地避开紧挨着抱杆的蘑菇棚,熟练地拔断杆、挖杆坑、立新杆、打拉线、紧线……抢修队员们滑倒了就爬起来,摔伤了就揉一下。一旁指挥的领导、工作人员纷纷赶来拉绳、扶杆。
20时许,夜幕四合。从各个故障点收工的抢修队队员陆续来到双庙村土门三岔口,这是约定的集合地点。各队清点着人数,随后队长向该局调度运行中心汇报作业完成。20时41分,10千伏夏板线一次性送电成功,远处的灯光闪闪地亮了。相隔10分钟,10千伏夏龙一次性送电成功,周围的店铺一瞬间亮了。该乡电工纷纷打电话,询问各自责任台区是否来电,每问一处传来的都是喜悦之声。队员们欢呼起来,踏上了归程!
标签:内乡县电业局,抢修,抢修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