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骄阳似火,天气炎热。在河南宜阳县电业局宜桥线负荷转移及升压改造施工现场,该局60余名职工战高温,斗酷暑,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正在挥汗如雨地紧张施工。
据了解,宜桥线原来由110千伏宜阳变电站供电。该站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变电站位于化肥厂生产区,酸雨、粉尘污染严重,再加上设备老化、超期服役,大小故障不断,供电可靠性较差。针对此情,洛阳供电公司积极向河南电力公司申请,移地新建了110千伏后庄变电站。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为了让城乡居民用电无忧,宜阳县局决定将宜桥线及其所有用电负荷转移到新建投运的110千伏后庄变电站上。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该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提前制定方案,抽调精兵强将,分组下达任务。21日凌晨5点半,所有参与宜桥线负荷转移及升压改造的职工全部到位集中,现场总指挥、党委书记谷富良分配工作,强调注意事项,并为党员突击队授旗。今天的重点工作是将宜桥线上的20台配电变压器拆封、吊芯、调头,由原来的6千伏“升级”为10千伏。近6时,工作负责人接到调度许可命令,各小组分头行动,开展工作。
6时10分,在城关乡河下村西台区,职工董学亮用令克棒拉下台区跌落保险,职工邓宜杰、技术员尚占旗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登梯爬上配变台架,系牢安全带,从工具包里拿出扳手,动手拆卸计量箱和配变螺丝。之后,在吊车和其他职工的配合下,大家对配变进行吊芯、调头改造,归位安装。由于多年不干这样的活儿,大家刚开始工作毕竟有些陌生,直到8时05分,这一台配变才完成改造。等待他们还有铁炉北台区、后庄1、2、3台区、后庄路灯变、党校工地变、红旗环岛南、北路灯变、金桥沙场共9台变压器的调头工作。
与此同时,宜桥线所带公用变调头第2工作组10名成员,在副局长方炳钢的督导下,进入高桥村,对高桥2、3、6、7、6新、8、9台区及水磨头1、2、3台区,共10台变压器,进行调头改造工作。开工不久,他们便遇到了“硬骨头”:一台变压器螺丝生锈,用扳手拧不动,打不开,用钢锯拉不断,速度又慢,无奈之下,最后借助气割才解决了难题。
中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炽烤着大地,室外气温高达37℃,配电变压器和计量箱的表面铁皮更是被晒得发烫。为了及时完成任务,提前送电,所有参战人员不顾高温酷暑,放弃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在毫无遮挡的烈日下紧张工作。尤其是在变压器台架上施工的人员最辛苦,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他们身体内渗出,打湿了头发,浸透了衣服。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汗渍。汗珠从他们那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庞上不断地淌下来,滴落到眼前的角铁或槽钢上,只见“咝”的一声,便化作一股白气飘散在空中。下面的服务人员每隔20分钟,就往配变台架上送一次矿泉水,工作人员站在上面,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一瓶水下肚,很快就变成汗水渗出来,蒸发掉。尽管如此,大家开玩笑说:“这样的桑拿浴真好,既排毒养颜,又省得小便影响工作!”
下午7时30分,上述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党委书记谷富良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小组长,对所涉及的负荷转移及升压改造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进行认真细致的最后检查后,拆除地线、撤离人员,对10千伏庄桥线空载送电,并对上述20台公用变压器逐台送电。
晚上8时10分,所有工作结束。宜桥线所带负荷全部转移到后庄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也由6千伏“升级”到10千伏,供电可靠性的大幅度提高,为县城居民夏季用电提供了坚强保障。
标签:宜阳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