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连接大陆与川岛的首条输变电线路——海川线成功通电,这标志着长达58千米的110千伏川岛联网输变电线路开始带电试投运。通过带电运行,将对该工程的陆地线路、变电站、终端场及海缆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调试,为即将到来的正式全面联网做最后准备。
“出门爬山坡,过海小帆船,照明煤油灯”,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上下川岛交通能源落后状况的真实写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两岛镇政府为解决岛上用电问题,建成了两座火力发电厂,但由于发电成本高,每度高达2.75元的商业电价,成为制约川岛经济发展的瓶颈。游客和居民有电不敢用,普遍出现“有钱买电器,没钱交电费”的现象。2007年11月1日,江门供电局正式接管川岛电网。为了切实解决川岛居民用电难、电价高的问题,满足川岛居民和旅游事业对电力增长的需求,江门供电局打响了跨海送电战。
据台山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川岛联网供电工程总投资5.3亿元,主要工程包括:新建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上川岛和下川岛,同时对海宴变电站进行扩建;新建总长超过58公里的输电线路,其中,两段海底电缆共12.182公里,投资超过3.3亿元。考虑到此项工程是关乎川岛发展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江门、台山供电部门果断决策,提出用“非常规手段”全面提速此工程。2008年12月23日正式动工以来,所有的资源都向该工程倾斜,施工人员加班加点、顽强拼搏,克服施工地理、天气条件恶劣,确保了工程建设如期推进。这期间,川岛联网供电工程解决了大体积、大吨位物件的运输难题,解决了海岛高山的材料搬运难题,实现了岛与岛之间的大跨越,以及首次成功铺设了总投资超过3.3亿元、总长近50千米、总重量达2000吨的海底电缆,填补了江门电网建设史上的空白。
上午8时许,位于下川岛水洋村的川岛联网供电工程下川变电站里热闹非凡,来自该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运行单位的数十名人员聚集在这里,共同见证连接大陆与川岛的首条输变电线路——海川线成功通电。据了解,海川线是川岛联网供电工程中从海宴变电站到下川变电站的一段线路,其中包括一段7公里多长的海底电缆。记者在现场看到,主控室里的工作人员一直忙碌不停,不少工作人员不时在控制室与室外变电站之间往来。原来,在整个带电试投运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200多次频繁的技术操作,包括开闭刀闸、反复充电、检测电压等内容,确定整个线路及设备能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昨天一天的调试,海川线成功实现带电运行,7月9日,工程人员将带电调试连接下川岛与上川岛之间的线路。
在整个川岛联网供电工程完成带电试投运之后,供电部门将于近期进行正式全面联网。据介绍,川岛联网供电工程正式竣工,将实现大陆与川岛历史性地联网供电,这将彻底解决上下川岛的用电问题,使当地的军民用电和企业用上大陆网电,提高供电能力可靠性和质量,给当地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使川岛的旅游、海产养殖等产业迎来一次跨越式的大发展。
标签:川岛,川岛联网供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