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阳县供电分公司通过调节变电站主变电压、调整配变分接头、及时投退电压无功设备、实施错峰用电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初显成效。
细致分析 梳理低电压产生原因
辽阳县供电分公司针对农村低电压问题,以配电台区为单位,开展了细致周密的调查分析,梳理产生低电压问题的原因。
调查发现,在管理层面,综合台区内小户动力负荷控制不到位,三相变压器单相配出负荷偏重,使之三相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压质量;居民客户错峰用电及高峰时段均衡用电方法研究不够,对较大负荷客户错峰用电宣传和引导不得力,导致台区配电变压器满载或过载运行。
在技术层面,供电半径过长是造成低电压的主要原因,个别变电站地域分布不合理,造成其配出的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过长,有的供电半径达20多千米,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超标准的比例达53.47%,致使线路损耗大、末端电压低;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是产生低电压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线路不断延伸,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改造,导线截面小、配变容量小、电能损失严重,出现供电瓶颈。
加强管理 逐个台区治理低电压
2010年7月,辽阳县供电分公司在年初农网低电压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再次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根据低电压发生地的地域、负荷、网状、设备等具体情况,逐站(变电站)逐线(中低压配电线路)逐台区(配变台区)制定治理改造方案。
在治理过程中,辽阳县分公司提出多项管理措施:加强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管理,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健全低电压监测网络,加强低压用户优质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制。据该公司低电压治理专家组组长、中国电科院专家盛万兴介绍,针对供电半径过长、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等造成的低电压情况,辽阳县供电分公司全面完善了技术措施,开展了提升供电能力建设,即适当增加电源点,缩小供电半径。2010年3月5日投产运行的辽阳220千伏佟二堡变电站就是其中的一个电源点。同时,该公司对长期存在过载现象的农村配电台区进行改造,提升配电台区的供电能力。
据辽阳县供电分公司经理汤祖旭介绍,该公司同时开展了提升调压能力建设,即结合电网建设改造,变电站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提升变电站调压能力;选用分头定制型(5分接)配电变压器接于10千伏线路末端。同时,建立和完善了负荷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的记录和台账等资料,定期监测、分析电压状况。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5个之一,辽阳县供电分公司在抓好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同时,还组织开展相关专项研究工作。目前,管理层面的专项研究项目已完成,技术层面的专项研究项目物资已完成招标,工程正在抓紧实施。
背景链接
辽阳县总面积2853平方千米,其中三分之二为山区丘陵。辽阳县供电分公司调查测试发现,该县农村个别低电压台区的居民端电压一般在160到190伏之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家庭用电高峰期。辽阳县供电分公司2010年共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解决低电压用户1405户,低电压户数减少了12.9%,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6.78%,比2009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标签:低电压,错峰用电,辽阳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