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安徽电力公司农电工队伍进出口管理机制课题专家组在宁国举行专家研讨会。国网企协安徽分会秘书长费广标、国网企协安徽分会综合管理处处长曹俐、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祥明、省公司培训中心人事处高级主管孙大昕、省公司培训中心电力企业管理研究室副主任谢晓娣及部分市县公司领导组成的专家组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宣城供电公司副总汤涤非主持。
会上首先宣读了《农电工进出口管理机制课题报告》。为编写此报告,省公司“农电工队伍进出口管理机制”课题组对省内4家市公司18家县公司近百位农电人员进行实地访谈,开展了840份调研问卷。该报告深刻分析县公司农电工结构现状,阐述农电工配置不合理状况产生的背景及历史原因,利用人力资源配置相关理论,找出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症结,并拟制适合安徽省电网企业实情、能解决农电工管理瓶颈的办法措施,完善新进人员管理及基层单位科学管理基础。
专家组对该课题报告展开热烈地探讨。大家对该课题报告内容表示肯定,一致认为省内农电工队伍广泛存在着总量超编、结构性缺员、部分人才紧缺等情况。对报告中所列影响农电工积极性的制约因素依次为工资待遇、身份认同、晋升空间、保险福利的观点表示认同。
研讨会中,有的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农电工绩效考核工作,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等办法来提升农电工积极性。当前农网改造工程、低电压整改工程需要农电工。并建议省公司对农电工也展开职业技能鉴定,给予农电工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提高农电工队伍工作、技能学习积极性。该专家表示,农电工队伍进出口管理要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切实考虑农电工实际问题,对于农电工薪酬体系要加强完善、做好“内退”薪酬工作。也有专家在研讨中以自身市公司为例:该公司农电工队伍普遍存在社会关系、公司内部关系较广、不好出口,甚至有五名残疾人仍然正常在岗不退休,且该公司农电工队伍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制约技术水平上升的情况。也有专家组认为,当前公司新招年轻农电工面临“买房子、恋爱、结婚”等实际问题,现有薪酬体系无法留住年轻农电工,往往新招的年轻农电工通过考研、考公务员、转行等方式离开农电行业。而当前农电工队伍中,40多岁的人员占大多数,一旦不能充分补充新鲜血液的话,那么若干年后将面临农电工人员断层的危险。该专家建议,今后在招工时,不必拘泥于电气专业,部分相近专业毕业生也可以考虑。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农网近几年发展较快,对农电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以产业工人的标准来要求和管理农电工队伍。
会议最后,国网企协安徽分会秘书长费广标就研讨作了总结。他表示,要有效构建农电工管理权责与分工体系,梳理农电工进口,创新农电工退出机制等。希望大家群策群力,为深入了解农电工队伍基本情况,结合省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新要求,探索适合我省农电工队伍发展需要的新模式,建立健全农电工队伍进出口管理机制先谋献策。
标签:农电工管理,宁国,研讨会,宁国市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