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客户居住分散,架线难度大,管理困难,安徽宁国供电公司在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中,将低压负荷错峰管理作为重点课题认真组织实施,选择山核桃主产区南极乡和茶叶主产区青龙乡进行试点;对暂不具备整改条件的低压台区,通过积极引导客户用电方式,改变客户的用电习惯,临时克服农产品加工季节时的高峰用电。
2010年7月,宁国供电公司成立了南极山核桃低压用电需求侧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用电工作预案,协调指挥用电调度,确保有序用电。南极乡同期成立相应组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组长,供电所所长、农机站站长等专业人员参加,具体负责山核桃加工期间用电协调工作。
龙川茶厂台区变压器型号为S9-50/10,为屋顶式架设,年均用电量6.18万千瓦时,在每年9、10月份山核桃加工季节,台区低电压问题突出。
7月份,供电所人员对龙川茶厂台区的6家动力用电客户进行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和营业普查,主要检查客户的电能计量、低压线路、负荷运行等情况,查处私拉乱接、擅自超容等违约用电行为3起,查处私增容量48千瓦。
与此同时,供电所为6家低压动力客户统一安装了过电流负荷控制装置。用户负荷电流达到或超过设定值的1.05倍,漏电断路器报警5分钟后跳闸,20秒后自动重合闸,重合闸后负荷电流超过设定值报警5分钟后再次跳闸。以龙川茶厂台区为例,负荷全部上的话,高达110多千瓦,而龙川村台变总容量为80千伏安,如果不实施错避峰管理,农户就没法正常用电。供电所将龙川台区69户用电客户,根据山核桃产量大小,分为7个组,在9月20号到30号执行错峰轮休计划。农户余传高告诉我们:“往年我们加工山核桃的时候,电压不稳总是跳闸。现在好了,在供电所统一安排的时间加工,顺畅极了。”
将线路拉到山上,让果农就地集中脱壳,是宁国供电公司加强错峰管理的第三步。2010年6月至9月,该公司组织技术骨干在山腰安装电表8只,向山上延伸架设线路20千米。
青龙乡有茶园10多万亩。每逢产茶季节,农户白天上山采茶,晚上在家用电动机炒茶,晚上的负荷是白天的3倍。经过调研,宁国供电公司选择离茶园较近的地段设置移动加工点,动员茶农上午采茶,下午制茶,避开晚上的制茶高峰期。为方便茶农取电,青龙移动加工便民取电点还安装了一表多卡式电能表。“这个取电点发挥了大作用,夜间加工负荷明显降低,往年西俞村台区夜间负荷最高达50千瓦,一个月发生跳闸10次。现在,夜间负荷仅25千瓦,过负荷跳闸很少发生了。”青龙供电所负责人介绍道。
该公司计划在2011年继续在南极、方塘、青龙等乡镇实施推广低压负荷错峰管理,完成2134户低电压客户的整改,并以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契机,加大农村电网的改造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用电质量。
背景链接
宁国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县(市)首位,农业特色经济发展较好,低电压主要集中在青龙、方塘、南极等茶叶、笋干、山核桃加工基地。全市低电压台区182个,占农村总配电台区的13.97%;低电压户9758户,占总用电客户数8.85%。宁国供电公司2010年完成9项专项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使7624户用电客户的低电压情况得到改善。
标签:低压负荷,错峰管理,宁国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