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德化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油改电”工程,配合三班镇节能减排。截至11月18日,涉及34家陶瓷企业的“油改电”工程完工,能源替代容量达8000千伏安,居民、制陶企业、供电企业三方实现共赢。
德化县与江西省景德镇、湖南省醴陵市,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三班镇是德化县陶瓷重镇,也是泉州市首批12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三班镇陶瓷企业过百家,其中使用轮胎油的企业达34家。轮胎油由废旧轮胎加工而成,是一种污染性燃料,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今年上半年,德化供电公司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三班镇投资100多万元,为制陶企业量身制定特色供电方案,实施“油改电”工程。地方政府领导挂帅,经贸委、环保局等部门积极配合。
宏利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德化供电公司的“油改电”方案,让宏利公司经理郑文建动心了。郑文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第一个吃起了“螃蟹”,撤下全部轮胎油生产线,新建3座电窑炉。
“油改电”仅半年,宏利公司每月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降低20多万元,郑文建乐坏了。郑文建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用轮胎油烧瓷,油质不佳,陶瓷成品率只有85%,且成色不均匀。油窑炉烧两天就得停两天,工人清理完油渣,才能继续生产。现在用电窑炉,陶瓷成品率达98%,色釉稳定,可全天候生产。
很快,宏利公司“油改电”的消息不胫而走,东顺工艺、鑫辉等使用轮胎油的陶瓷企业主动要求“油改电”。德化供电公司积极提供“服务套餐”,量体裁衣开展设计,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使制陶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改造,降低对生产的影响。另外,德化供电公司专项服务队定期回访制陶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从“油改电”工程中受益的不仅是陶瓷企业,而且有三班镇的农民。农民王金兰说:“现在,晒衣被、开门窗,再也不怕落油渣了,空气也新鲜多了。”
“以前轮胎油一烧,烟尘满天飞,百姓怨声多。现在改用电,清洁干净,百姓满意度一下提高了。”德化县经贸委副主任科员李克灿说,“‘油改电’工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今后,我们将采取政府搭台的方式,继续推进‘油改电’工程。”
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德化供电公司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前10个月,该公司增加售电量1600多万千瓦时。明年,该公司将投资300多万元,继续实施“油改电”工程。
标签:油改电,节能减排,德化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