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地处重庆市武隆县边远山区的后坪乡高坪村、文凤村邮政储蓄便民网点开通“电费代收”服务。至此,国家电网武隆供电公司历时1年有余的“银行电费代扣服务”推广办理工作取得新突破;这也意味着武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电费走收”模式,顺利完成电费“抄收分离”,迈进电费“非现金”收取的新时代。
山高路远 “电费走收”尴尬不断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和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武隆县用电客户的数量也有了成倍增长。1999年电网未改造前,全县只有1.5万户用电客户,到2010年用电客户数量就突破了9.8万户。
暴增的用户数量,让武隆县供电公司这个山区型供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电费回收”压力。
长坝供电所所长熊孔明告诉记者,该所地处武隆西南部最边远农村,所辖区域面积150.6平方公里,年平均售电量由五年前的不足500万千瓦时,增长到现在的近2000万千瓦时,售电量翻了4倍,而辖区内242个农村台区负责抄收电费的农电派遣工只有9个。“山高路远,依靠‘走收电费’的单一方式,9个农电派遣工要保证每月100万元的应收电费月清月结,太不容易。”
提及电费回收难,农电工吴德平苦不堪言:42个台区,5000多户,挨家挨户‘跑电费’扯得他筋疲力尽不说,每月线损考核兑现,安全、服务事故是“一个也不能出”,无奈之下,只好从每月不足1000元的工资中垫出不能按时收齐的电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长坝供电所农电工靠“垫费”保“电费结零”的,并不只是吴德平一个。长期地“入不敷出”,一些乡镇供电所农电工被逼无奈纷纷离职。收费难,难收费,“电费走收”尴尬不止一个。一些偏远乡村农户为到流动点缴纳电费,一月一次的车费钱远远超出了电费总额,农户不免情绪大;大面积人工“走失电费”,电费收取、核对、汇总的准确性面临严峻考验;偏远农村的收费难题,让电费流失成也成为难以避免的老大难。
“银电联网” 贫困山区受益多多
“走收之困”如何破解?“银电联网”,电费缴纳点从此前10个扩大到如今59个,武隆供电的新局面由此打开,贫困山区呈现多重欣喜变化。
提及“银行代扣电费”业务,巷口镇青吉村村村民个个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每月耗费半天时间,还要‘倒贴’缴电费,以后再也不用为此烦恼了! 该村村民王小春说:“以前缴电费得到15公里外的镇上去缴,一趟下来光车费就30元,比要缴的电费还高。现在好了,供电所的同志上门为我办理了银行代扣电费业务,卡上有政府发放的社保费和粮食直补金,到缴电费的时候,直接就在银行卡上扣,不再费心跑那么远排队缴电费了。”
为让农户用上放心电、明白电,武隆供电公司还每月及时公布电价、电费和电费余额,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按时缴纳电费,不但免去每月的奔波之苦,省时、省心,还能从储蓄中得到利息回报。
提及“银行代扣电费”业务,长坝供电所9位农电派遣工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不用起早贪黑一家一户“走收电费”,不用整日担心害怕回收资金不安全,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专心开展电力线路安检和其他各项服务!该所农电工吴德平说:“银行代扣电费,让我们电工真正从烦琐的电费回收中解放了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线路运行的维护才是电工人最大的价值所在。”
提及“银行代扣电费”业务,武隆县供电公司管理阶层感慨良多:广大农村“电费走收”模式全面取消,长期困扰我们供电部门的电费拖欠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却有了大幅度提高!
武隆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称,“电费走收”实行时供电管理存在系列问题:有的乡镇供电所供电范围大,部分农村客户距营业厅较远,定点缴费不方便;客户电费金额不是整数需要找零,业务办理时间随之增加,电费收费效率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收费高峰期营业厅人满为患,等候时间长,若遇到备用零钱不足,容易引发客户不满情绪。
“银电联网”实行后,“走收”模式下的农民缴费难、供电企业人员短缺、电费回收周期长、欠费风险增大等诸多问题迎刃而解;“抄收分离”,农村用电“三乱”问题也得到彻底根治,武隆供电的管理将更加规范。
标签:武隆,电费回收,武隆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