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短时期内以较低的成本解决部分处在线路末端的用户的低电压问题?安徽歙县供电公司在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中,选择10千伏123线路作为试点。
123线较长,属中压配网,所供的王村有47个台区6000多户居民。短期内新建一座35千伏变电站投资太大也不可行。据歙县供电公司总经理汪光宇介绍,参考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歙县开展无功优化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利用自耦变压器投资少、损耗小,可无节点对电抗、电容进行平滑调节等优点,该公司决定将其安装于10千伏主干线路中后端和支线线路上,通过自耦变压器提升后段线路电压,解决末端客户电压偏低的问题。
按照公司有关要求,要利用废旧变压器进行自耦变压器改造。歙县供电公司联系了几个厂家,都认为进行类似的改造比较困难。该公司生产部主任许东良介绍说,后来他们把省、市公司的专家请来一起研究讨论,拿着改造方案跑了十几个厂家。2010年9月2日,1台2500千伏安的旧变压器被运到河北的一家工厂。拆除瓷套管等废旧附件,按照新的设计方案将铁芯、夹件等核心部位重新组装、调试后,9月6日,一台“新”的有载自耦变压器运回歙县。
变压器的选点也遇上了问题。第一次选的145号杆处在村子中央,但这个点距离末端用户太远了,起不到调压作用。多次测量计算后,又选择了175号杆,那里不仅靠近低电压区域,而且地点、环境都非常适合安装,道路好、交通便利,设备运输方便。
我们跟随歙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设备安装地点。“这个变压器是可以移动的,只要条件符合,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它搬过去使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根绳子我们俩在两头同时举着,如果绳子太长,中间那段肯定会垂下去,我们就可以去找一根杆子把中间的某个点撑着,杆子附近的绳子肯定就被抬高了。如果还有垂得低的地方,就再拿杆子撑着,直到绳子整段高度都达到我们的要求。这台变压器就是这样的杆子。”工作人员描述道。
在变压器改造设计时,歙县供电公司考虑的是双向自耦变的标准。变压器进、出线两端都安装了断路器,在实现自动、手动、远控调压方式的同时,无论线路正向送电还是逆向送电,变压器都能合理调节后端电压,进线和出线都可兼顾。与此同时,断路器和线路之间还加装了一组旁路闸刀,防止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影响整条线路供电。
安装了自耦变后,123线路末端台区入户电压由原来的170伏提高到212伏,达到国家规定的电压质量标准。
背景链接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80%的地区为丛林密布的高山及新安江库区,居民居住分散,10千伏线路距离长,线路损耗大,部分台区存在低电压现象。近年来,该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茶叶、菊花、山核桃加工业发展迅速,农村用电季节性特征异常明显。而随着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农民生活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在用电高峰时期,歙县部分线路末端入户电压最低只有170伏。2010年歙县供电公司已解决1000余户客户的低电压问题。
标签:自耦变压器,低电压,歙县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