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湖北省谷城县供电公司新一轮农网改造样板工程在城关镇北河供电所邱家楼3#台区动工实施,标志着该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拉开序幕,这是该县供电公司对县政协委员在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尽快解决农网改造后遗症》建议的作出的具体回应。
谷城县地处鄂西北贫困山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县政协委员在深入山区农村就电力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由于前几年农网改造资金不足,出现了偏远山区配电台区覆盖半径过大、变压器容量小,木质杆代替水泥杆、拆股导线代替正规导线等改造质量不到位现象,造成偏远地区用户的电灯不亮、电机不转、电脑打不开、大功率电器不能用,用户意见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快速增长,致使农村电网结构薄弱、设备老化、网改遗留和电力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农网供电能力明显不足,出现了线路“卡脖子”、设备“过负荷”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县政协委员多次在全会和闭会期间向县供电公司提出了《尽快解决农网改造后遗症》的建议。
为解决上述问题,县供电公司组成专班多次深入到相关乡镇开展调查摸底,在反复征求县政协委员和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拿出了全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具体方案,并积极向上级电力部门申报。
在上级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将投入3亿元资金,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作。改造升级后,农户用电量可增加2至3倍,真正实现高压入地、低压上墙、电脑计费的目标,用电安全系数、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大大提高,供电半径过大、电网末端 “卡脖子”现象将得到彻底解决。
标签:高压入地,低压靠墙,谷城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