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江苏灌南县农村新能源建设实现“三零”突破

作者:黄以华   2011-01-18

历经5年,1月16日,江苏灌南县终于收到了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江苏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的“苏经信电力〔2010〕1131号”文件,该县正式成为新农村电气化县。5年间,灌南供电人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仅2010年,公司就围绕农村产业升级和新能源开发,投入资金5465.55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10千伏线路6.59公里、低压线路342.42公里,改造接户线20905户,新增改造配电变压器93台。为全县养殖业的“零排放”、120万亩秸秆处理的“零污染”和农民配方施肥“零成本”做出了特别贡献。下面记录的就是笔者采访时见到的几个镜头。

养殖场实现“零排放”

在位于田楼乡田楼村的天顺牧业有限公司万头畜禽养殖场,一个象大电厂冷却塔一样又粗又高的大家伙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该场沼气发电厂的储气罐。

据介绍,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是经江苏省农林厅正式批复建设的、苏北第一家大型沼气发电厂。该场以“秸秆养牛——屠宰加工——粪便作肥——生物制剂——沼气发电”的五链循环经济模式。利用产业链上游的牛粪便和屠宰加工有机废水生产沼气,再用沼气进行发电。一期安装125千瓦发电机一台。不仅能满足自身用电需求,还可以部分对外供电。如今已经正式发电。

至于该县“建沼气池、改厨、改圈、改厕”为主要内容的“一池三改”活动,更是让家用沼气池随处可见。仅去年该县就建成沼气池7000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3处。 

秸秆气化实现“零污染”

穿过五队乡三队村一排排整齐的村民小别墅,一个矗立着巨大蓝色罐体的大院落呈现在笔者眼前,这就是全县首家秸秆气化站,是灌南县实施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

“我们全村200多户村民用气全靠它。”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发明指着那个蓝色储气罐告诉笔者,“这个储气量达500立方米的储气罐,只需要燃烧250公斤秸秆就可以装满。”而这个气化站只需要两个工人就可以操作。“我们现在一天只需要工作1个多小时,就能将储气罐储满,满足全村2天的需求。”气化站的一名工人这样说。

“秸秆气化是一人烧火全村做菜,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还能解决焚烧秸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据张发明介绍,过去该村每到收割季节遍地狼烟,呛得人喘不过气。现在有了气化机组,每天要用好几百公斤秸秆,所以村里大量收购秸秆,村民还可以用秸秆换气用,也可以卖钱,再也没有人野外焚燃烧秸秆了。

配方肥实现“零成本”

在灌南,购买配方肥的人越来越多。据某农资超市老板 赵胜利介绍:“现在农民种花生和玉米,都喜欢用配方肥,投入变少了,收益却越来越高。”所谓配方肥,就是利用沼气池产生的废渣制成的有机肥,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氨基酸、腐殖质、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份及生长素、抗生素类物质,且病菌、虫卵大部分已被杀死,是理想的无公害肥料,具有无污染、高效等优点。沼肥施用于农作物,既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抗旱能力,又可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增产提质,农副产品成为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市场抢手货。。 

标签:灌南县,新能源建设,灌南供电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