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省宁国市汪溪镇街道办事处退休书记王国洲看着小孙子从学校领回来的电力宣传画册,上面图文并茂的电力安全标语让他的思绪回到了从前。三十多年前,中国的农村标语几乎都是各种口号,那时候,中国电力尚不发达,农村几乎看不到有关电力的标语。
十五年前,农村开始出现有关电力的标语,常常是有关电力法律知识的。那时候的电力标语单调生硬、不理会农民感情是以前农村标语的共同特点,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的现象也比比皆是。鉴于具有强制性、威迫性等违反民本思想的标语广泛存在,如“私拉电网属违法,坐牢罚钱害全家”等。
在王国洲眼里,农村电力宣传标语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就像是自己家中三代人一样,充满温情。他记得在自己小孙子出生后的那一年,镇上的供电所挂起绿色的“国家电网”标识,镇上干部口中的“供电局”也变成了“供电公司”。虽然王大爷不知道“局”和“公司”有什么区别,但他觉得,以往农村那些带有强制性的电力法律标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温馨提示,他看着那些电力宣传标语,就像看自己小孙子一样“可爱”。
“以人为本忠诚企业、求实创新奉献社会”“新农村呼唤新电力、新电力服务新农村”“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走进现在的汪溪镇,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温馨的电力宣传标语。童言还有一些有关安全用电的标语如“树枝碰线要放电,及时清障保安全”、“高抛物扔东西,莫对电线或电器”等。这些由农村电力安全标语构成的“墙体文化”和乡镇上农网改造新建的电力线路一起,俨然成了一道扮靓新农村的风景线。
据悉,今年以来,宁国各乡镇供电所常常将农村用电标语刷写在农村乡镇街道、村组墙面上,从而传讲电力安全知识及国家相关政策、法律知识、用电安全。农村标语因为其位置显著,传播效果快且稳定,是除广播、电视等途径之外,农民群众获得信息最直接的途径。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家里电器也越来越多了,但是乡里乡亲的都是泥腿子起家致富,不太懂什么电力知识。现在好了,镇上有了很多用电安全标语,供电所的同志们也经常来给大家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不仅让我懂得了如何安全用电,漏电保护器怎么使用,还时不时帮咱家检修线路。咱家今后可是用到了放心电了!”这是汪溪镇供电所员工在村民李胜成家宣传用电知识时听到的话。
“好的电力宣传标语能启发、服务村民,把实用的电力信息尤其是一些好的政策告诉他们。”汪溪镇副镇长隗建明说:“农村标语的‘温情’变迁显示了电力部门的理念由‘管理性’向‘服务性’转变,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民群众的尊重。”
“刚洗过手要擦干净再接触开关、插座、插头和各种电器电源接口,不要用湿布抹点灯,打雷天最好不要看电视,并拔下电源插头和天线插头等……”开学不久的宁国市港口镇小学里,来自供电所的几位电力员工正在给兴致勃勃的孩子们讲授电力安全知识,他们带来的电力安全宣传标语和画册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供电员工爽朗的声音传出教师,与孩子们开心的笑声一起,在乡村里回荡。
标签:温情变迁,宣传标语,宁国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