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小太阳”照亮西红峪

作者:贺焕峰 王志 胥淼 侯婷  2011-11-21

1996年2月18日,山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户户通电的省份。本网记者前往的西红峪村,正是山东省最后一个实现户户通电的村庄。

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说:“将来革命成功,我要送给井冈山人民一个‘小太阳’。”(《井冈山志》)

同样是革命老区,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山东临沂西红峪村的几户人家而言,改变他们生活,照亮他们前进的“小太阳”就是电。在西红峪村,随便走进一户居民家,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毛主席画像,画像上方吊有一盏小灯,打开开关,明亮温暖的光线如同阳光般洒满原本昏暗的小屋,俨然一颗火热的“小太阳”。

盼 电

电来得之快,他们不敢相信,老人激动得像个孩子

“点灯靠油,磨面靠牛,吃水下沟。”这是15年前西红峪8户村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西红峪位于山东临沂市费县方城镇境内,地处沂蒙山南麓深处,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差,村民依靠农耕为生。

今年58岁的西红峪村民王恩平始终与父母共同生活,他的父亲王建德是抗日英雄,是当年蒙山县响当当的“爆破大王”。王恩平回忆道,以前村里不通电时,每当夜幕降临,大山里的西红峪村黑压压一片,只听得到“呼呼”的风声。父亲就会倚着门框遥看山下别人家的灯火,喃喃自语。有一年除夕,父亲和母亲一个劲地唠叨:谁能想到会给这个山旮旯里的几户人家架电啊,俺这辈子就只能看别人家的灯火吗?

附近的盐店村1994年就通电了,由于村子穷,两地距离远,加上山高路险施工难,西红峪的通电竟然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父亲不羡慕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就羡慕人家能亮亮堂堂地过大年。”王恩平说,“终于,15年前的冬天,俺们西红峪也通电了!那天还是除夕,下着小雪,年迈的父亲激动得像个孩子。”

1996年2月18日,随着时任山东电力工业局局长刘振亚为西红峪自然村合闸送电,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户户通电,西红峪村彻底告别了点油灯的历史。

在合闸的背后,在为西红峪通电的建设道路上,有着太多的艰辛。由于山高路险,现代化的施工机械用不上,供电员工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人抬肩扛,将一根根水泥电杆运送至山村,又架起一座座杆塔。

架 电

女员工在三九严寒中冷得受不了,跳进刚挖好的杆坑避寒

1995年3月,山东全省户户通电战役打响。蒙山里的西红峪终于迎来了“架电”的那一刻。

当年年底,费县电业局局长率领员工来到西红峪。他们了解情况后,决定全部免费上电,西红峪的村民可高兴了,奔走相告。“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像当年支前一样踊跃。”方城镇镇长李星泰说。

西红峪村民习惯把“通电”一词说成“架电”。这是最形象的比喻,电确实是通过在电杆上架设的电线送过来的。但立杆的过程十分艰难。王恩平记得,架电那会,自己帮着挖基坑、栽杆,“当时挖坑需要放炮,山上到处是石头,不放炮挖不出坑。”快通电那几天,他穿着棉衣、戴着棉帽,干得热火朝天。

镇长李星泰记得,一位74岁的老大娘,穿着青大襟棉袄和打着两大块补丁的厚棉裤,迎着寒风与村民们一起拉线,七八岁的小孙女也在她身后拉,场面十分感人。“这表明了沂蒙山几代人对电的企盼啊。”

在三九严寒中,供电员工在电杆子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下了电杆后两条腿疼得站都站不直。中午吃饭就在村子中间的大碾台上,吃大包子,就咸菜、大蒜、辣椒……

季文晓是施工队伍中唯一的女性。11月17日,在西红峪通电15年后的一个小雨天里,记者和她一起前往这个位于沂蒙山区的小村庄。季文晓负责电料输送,她和同事在方城供电站将电杆、导线、金具等材料装上拖拉机,运送至施工沿线。“15年前的山路可比不上现在,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西红峪村,路面还净是裸露的石块,拖拉机一路颠簸前行都算运气好的。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泥泞不堪,我们只好徒步四五里路扛着设备蹚泥前进。”季文晓看着车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将思绪拉回了15年前。

季文晓说,在寒冬季节施工,尽管全身上下都裹着厚厚的棉衣,但是一刮起风来寒气似乎都渗入了体内。裸露的脸上就像被刀子刮过,她的双手冻得红肿僵硬,由于吸入寒气过多,咽喉疼痛无法发音。对于这些付出,西红峪的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经常嘘寒问暖。“有一次我实在冷得受不了,干脆跳进了刚挖好的坑中蜷成一团。老乡看到后,拉着我到他家烤火取暖,喝下一杯热茶,为冻僵的身体注入了一股暖流。”季文晓回忆道。施工结束后,她患了“风呛”,不能说话,还烧了一天一夜。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两个多月后的1996年2月18日,大年除夕,西红峪终于迎来户户通电——也是整个山东省户户通电的历史性一刻。

用 电

闲时看看电视改变观念,村民走出致富路,出了两个大学生

架通电后,西红峪几户人家的生活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记者沿着一条乡间小路向村里走去,山里的空气在小雨的洗刷下显得格外清新,夹杂着一丝泥土的气息。

80岁的林清法老人的家就在村口处,看到熟悉的供电员工与远道而来的记者,老人放下了手里的活,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中,跟在他身后的小花狗不停地摇着尾巴,像是又见到了老熟人。

对17岁就住在西红峪,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块石头”的林清法来说,电让他摆脱煤油灯的同时,也让他了解到更多的信息。通电以后,他一到晚上必看一会电视,“白天没事的时候就看看,主要是看新闻。”后来,三女儿给他装了电话,他和外界联系也方便了。

相对每年用电不超过100元钱的人家来说,每年在用电上花四五百元钱的王恩平算得上“用电大户”。“我是目前四户人家里用电最多的。”王恩平自豪地笑着说,他拿出了一张电费单据:2011年1至6月,电费200元。这个数字比他的邻居们要高上四五倍。

他还是最会“享受”的一户。去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豆浆机的广告,觉得很不错。正巧家里种的豆子多,就想到自己打豆浆喝既营养又健康,还省钱,所以一狠心花495元买了一台。“打一次豆浆要一度电,但是电视节目总是讲养生,我经常打着喝。”

在开阔眼界之后,那些“有能耐的”西红峪人率先行动起来。这一点,在林清法的三个儿子身上获得了生动的体现。

通电后,林清法的几个儿子相继“下了山”,日子也都过得红火。大儿子林本春通过劳动,在上盐店盖起了新瓦房,砌起新猪圈,科学养猪,发展规模养殖业。二儿子林本河有一手好木工活,凭着自己练就的手艺和电气化工具,加工家具、农具出售,成为村里第一个靠电致富的人。有了一定事业基础的林本河前几年又经营起了大棚种植。“我前天才捎了点干货回家呢。”他说。三儿子林本同在临沂市汇丰农贸市场做食品生意,当起了老板。今年,他的店铺还被评为“创城示范户”,全市场近200家商铺只有3家获此荣誉。

其实,有了电,“没事看看电视”对他家最大的影响是对子女的教育。“那时候没有电,村里人都认为孩子上学没有用,不如去放羊务农。现在了解的信息多了,觉得还是要上学,学知识。”林本河说。

15年前通电那天,林本河8岁的儿子林茂第一次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写作;15年后的今天,林茂已从潍坊科技学院毕业,走进临沂市罗鑫制药厂工作,而王恩山的儿子也走出了大学校园,走向精彩的社会。

懂 电

八旬老人会用漏电保护器,村民还熟知“特高压”

八旬老人林清法家里整齐地摆放着沙发、桌子、板凳等家具,墙边的柜子上放着一台电视机。

老人说,电视是女儿孝敬他的,已经用了15年。现在每天干完农活,他一边喝着自己泡的酒,一边看电视。“有了电,生活滋润得很呐。”林清法开心地说,“前年,供电所给我们村统一安装了漏电保护器,我也没见过这是啥玩意,不会使。供电员工就耐心地教我:打雷的时候掰下来,用电的时候推上去,我试过几次就学会了,也没那么难。”

门前的村民王恩交拿着一张用电服务卡,对我们说:“电工可不光收电费呢,服务好得很。”他记得,一次家里天黑前电灯不亮了,自己鼓捣不成,急得不得了,就打电话“求供电所”。“没想到电工不一会就来了,四处一查,就给俺修好了,后来还教我咋弄。”

王恩交家东边一点,就是他哥哥王恩平家。虽然维修技术不比弟弟高明多少,但说起电却“头头是道”。我们专门拿他家的两张“电挂历”考他。2008年北京奥运保电的主题挂历上写着“有序用电,避峰用电”的宣传语。“您说说啥意思?”老王笑了:“有序用电就是用电排队,讲秩序,避峰用电就是高峰时少用电吧。”

对于今年刚贴上的特高压挂历,他更是说得有板有眼:“我认不了几个字。咋说呢,特高压大概就是电力高速公路,空中绿色走廊……大概是这个意思,没说错吧?”

□采访手记

亲如一家人

郭希军已经第102次来西红峪了。从1996年这里通电开始,15年来,他平均每年都要来六七次,有时自己看望村民,有时在这里搞活动,有时陪媒体记者来采访。

村里人看见我们一行到村口的配变变台时,就主动凑了过来,憨厚地笑着。看我记录变台上的数据,他们又连忙走开几步,生怕影响我们采访。

林清法老人的耳朵有点背,记性不太好。“见人好几次也不记得。”老人有点不好意思。但他一见到郭希军和薛庄供电所的人,就立刻迎上去,熟得像一家人。“听说你门口的杜仲树又涨价了啊,有人出2000元你不卖?”郭希军跟老人拉呱。“老郭,你拉走,我一分钱都不要!”林清法笑了。

今年西红峪修建光明亭,施工用电时从林清法家里扯了根线。后来供电所要给他补偿,他坚决不要。“怎么能要钱呢,一分钱不要,俺也高兴呢。”最后,供电所员工说“不付钱违反政策”,他才收下了。事情过后,他核对电费,发现多收了供电所几元钱,就经常不安地念叨:“人家当年架电帮咱那么大的忙,今天俺还多收了几块……”

在王恩平家采访的时候,他一定要留我们吃午饭。“冰箱都是冷冻的肉呢,还可以用豆浆机打豆浆。”这位村里的“用电大户”自豪地说。当年,父亲王建德给他们兄妹四人取名恩公、恩平、恩交、恩易,取“公平交易”之意。他觉得,供电企业给西红峪“架电”亏了本,现在供电服务又很好,他总觉得亏欠“供电”一点什么,所以见到“供电的人”特别热情。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西红峪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