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2月18日,走进河南省汝阳县罗凹村,映入眼帘的是堆成小山的红薯,呈现出一派丰收后的喜悦景象,听到的是磨粉机轰隆隆的声音和新一轮农网改造给乡亲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比蜜甜
河南省汝阳县大安乡罗凹村耕地面积3.6万亩,而红薯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年产红薯12万吨,是全县有名的“三粉”小康村。长期以来,该村九成以上的家庭都是从事以粉条、粉皮、粉丝生产为主的“三粉”加工。今年以来,在新一轮农网改造的政策福音下,该村以红薯产业为龙头,走出了一条电力助推奔小康的致富路。
“以前,村里电压低,全村只有两台红薯磨粉机,村民磨一次粉往往要排队等整整一晚上。有时,还来不及加工,红薯就烂掉了。”谈到以前农村用电情况时,村民王俊强还记忆忧新。“现在电压正常了,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村民家里有了电磁炉、空调、电脑,罗凹村成了全县有名的富裕村!”
自2007年以来,汝阳县电业局积极利用政策优势,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500万元,完成101个村、7个乡(镇)的改造任务,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300千米,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52千米,新建、改造台区155个,新增容量26兆伏安,接户线改造2.8万户,接户线更换560千米。
农村经济红如火
“今年我种了6亩红薯,就能赚4万多块钱,这是俺想都不敢想的事,真是电助俺发红薯财啊!”在罗凹村的红薯储藏窖前,喜上眉梢的王俊强说起农网改造升级带来的好处,高兴地合不拢嘴。“我们村种植的红薯能有这么好的收成,离不开电业局实施的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自去年以来,汝阳县电业局大力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完成投资118.9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供电线路19.9千米、新建、改造农排台区15座,容量550千伏安,一举解决了8000多亩农田无电灌溉的难题。如今,用电方便了,浇地不再愁了,农产品获得了大丰收,村民的种田积极性明显提高。
罗凹村党支部书记赵汉景说,农网改造升级后,用电环境明显改善,罗凹村的村民们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村民纷纷集资办起了以淀粉加工,粉条、粉丝生产为主的“汝阳县双阳三粉加工有限公司”,带动了全村“三粉”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村里的‘三粉’产品还远销到江苏、新疆等地。农村经济在电力的保障下,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标签:汝阳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