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12月21日,山东烟台供电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000天,创历史最高纪录。近年来,烟台市发生风暴潮、冰冻等各种自然灾害10余起,却从未因此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用电。烟台市政府领导称赞供电公司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稳定器”。
骄人的成绩从何而来?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烟台供电公司党委在窗口单位广泛开展“服务感情零距离,窗口服务零差错,业扩报装零超期,故障报修零超时,投诉举报零越级,违章行为零容忍”的“六零”活动,使员工服务意识显著增强。
“六零”活动促服务意识转变
“供电员工代表企业形象,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优质服务质量,服务不到位同样也是一场‘安全事故’。”烟台供电公司负责人如此告诫每名员工。
7月31日12时许,烟台供电公司接到客户求援电话,10千伏氨纶一线故障跳闸,急需恢复供电。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化工企业龙头之一,一旦停电时间过长,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接到求助电话后,该公司立即组织人员帮助查找故障。在故障点刚刚找到时,氨纶二线电缆C相发生接地故障。于是,应急抢修队兵分两路,一路进行一线修复,另一路沿线查找故障点。该公司又派出电缆故障检测车支援。在一线修复完毕后,8月3日,一辆污水管线改造的挖掘机不慎将已经恢复供电的氨纶线一线再次挖断,氨纶东厂区面临停产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40多名抢修人员经过6个日夜的紧急抢修,氨纶一线、二线相继恢复供电。
“六零”活动的创建,使烟台供电公司服务意识发生转变。他们主动上门征求客户意见,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将95598供电服务热线与市长公开电话、110、96110、“老于帮办”、水母网等政务热线及当地新闻媒体建立联动机制;在《烟台晚报》开设“魅力彩虹”服务专栏,在“胶东在线”网站与市民对话,网上答疑1850件,回复率100%。
效益最大化的“内部融合”
“现在的供电服务,不用居民打电话,供电公司主动派人来到现场抢修,几分钟处理完毕,这样的服务,让我们的心里暖洋洋的。”家住开发区金鑫小区的居民刘先生,对供电公司抢修服务效率赞叹不已。
好形势是如何取得的?烟台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积极构建大生产、大营销的管理服务体系,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理顺服务体系,使服务更加整齐划一,力求服务全过程、全透明、全方位;另一方面积极改变服务态度,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补服务“短板”。
2010年7月,烟台供电公司成立配电工区,在4个直供区内实行配电专业化管理。配电工区下设4个管理组、8个生产班组,有机统一了配电网运维管理、抢修服务标准,大大提高了人员、装备等资源的使用效率。该公司先后成立配电应急指挥中心、电力彩虹服务队,使95598服务调度、电网调度、应急抢修工作配套联动,实现“一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到就好”的目标。
今年以来,烟台供电公司不断加快智能小区建设步伐,将10千伏及试点区域0.4千伏配电地理数据纳入信息系统,完成电力电缆及管沟电子化信息的测绘和地理图沿布工作,将营销需求侧管理系统中客户电气量信息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有机衔接,实现了客户停电信息的自动告警和停电区域的快速、准确定位,让客户真正享受到“零超时”的优质服务。较2010年,该公司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间平均缩短20%,事故抢修时间平均缩短12%。||||
不断被放大的“服务效应”
“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车开到咱家门口了,你赶快把电能卡拿下来,咱就不用跑那么远到市区交费了。”4月16日上午,家住烟台市芝罘区锦绣新城小区的居民魏师傅刚去市场买完菜,看到供电公司电力服务车在小区内现场办理各项用电业务,兴奋不已,立即给家人打电话,当场交纳了300元电费。
烟台厚木华润袜业有限公司是开发区在建的大型外资企业。为尽快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烟台供电公司仅仅用了7天时间,便安装调试变压器3台、高压柜7台、低压柜21台,新增变电容量3750兆伏安,为企业早日投产赢得宝贵时间。日方代表谷川先生对供电公司的效率非常满意,他说:“供电公司的服务效率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对自己的投资更有信心了。”
烟台供电公司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了系列人性化、亲情化服务新举措。深化客户代表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定期回访制,将联网收费银行由4家增加到8家,推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交费方式,打造“十分钟交费圈”。
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其规模的不断壮大,效益的逐年攀升,更在于其强烈的服务全社会的责任感。“零缺陷”服务的连锁效应,树立起了诚信服务的金字招牌。烟台市长公开电话统计数据表明:连续多年来有关电力方面的投诉是公益行业中最少的一个。烟台供电公司用心打造的“窗口”,现已成为全市服务单位的标杆。
标签:零缺陷,供电服务,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