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永康电力:优质服务助农民人均增收16%

作者:徐芝婷  2012-01-09

【本网讯】“2011年柿子种植园产值达到30万元,比前年增长了20%,是个丰收年。今年,我要新装一台10千瓦增压泵用于抽水灌溉,加上电力部门助农的优质供电保障,能彻底解决干旱对柿子挂果影响的难题,到了年底,产值肯定翻一番!”1月6日,浙江省永康市舟山镇新楼管理处,种植了400多亩柿树四十四坑果品有限公司任振韶喜滋滋地展望一年来的好收成,掩不住心里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永康市供电局通过新农村电气化改造、配合市电工协会开展表后用电维护等一系列优质服务举措,大力帮扶农业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2011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预计逾12500元,同比增长16%以上,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永康位于素有“浙中粮仓”美誉的浙江中部金华盆地,土壤肥沃,现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65万亩,2011年完成粮食总产量8.25万吨。水稻高产攻关亩产高达936.9公斤,取得历史性突破。芝英镇桥里村胡德驮是永康市最早的种粮大户之一,拥有400多亩优质水稻田,原先的农田排灌用电从村里变压器接,线路长线损大、电压低,一遇到强雷雨天气就容易发生故障停电,新购置的烘干机也没法派上用场,限制了粮食规模化生产。为了协助胡德驮建成浙江省级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永康市供电局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农电网配套服务。科学规划调整了示范基地的用电设施,采用节约土地的架杆式变压器,电力线路沿着田间机耕路架设,整个方案从申请报装到验收送电仅用了14个工作日,电力让粮食生产不再“靠天吃饭”,实现机械化生产作业,新建236平方米的育秧房、2台烘干机、1台热风炉,再加上粮食加工流水线,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2011年整个生产功能区总产量起过60多万斤,这让10多年前从农田里一把泥一把汗走过来的种粮大户胡德驮笑在脸上、甜在心里:“电力真是咱农民的贴心人,改了电后,我们机器就能开起来,明年开春,育秧流水线也能用上了,而且一年的电费支出能节约近一半,种田人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近年来,永康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总投资达5亿多元,实现“镇镇电气化”,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村供用电设施条件的改善,使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如虎添翼。在“中国红富士葡萄之乡”的唐先镇,有大小葡萄园上万亩,为了扶助发展葡萄种植特色农业经济,2010年,唐先镇建成电气化镇,红富士葡萄产业示范区安装上一台80千伏安的变压器,用于200多亩葡萄园的排灌供水,让葡萄喝上了干净清洁的优质水,当年,葡萄园产值达到每亩14000元,合作社的果农们喜获丰收。为了加强葡萄园内低压安全用电管理,2011年,唐先供电营业所技术人员指导6名镇电工协会电工开展优质服务,定期轮流检查排灌站15千瓦的增压泵、三相保护器和电力线路,确保葡萄幼苗培育期、生长期、浆果成熟期等阶段的排灌用电。在果农村们开展园内灌水作业时,组织安全用电管理检查,让果农们用上安全电。农村用电质量大幅提高,不少农民家里都安装上了宽带,家里有了电脑,不少农民利用冬闲,上网学习葡萄栽培技术,了解明年葡萄行情。葡萄种植户纷纷表示,有了电力支持,致富的腰杆更硬了。电气化建设使永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农民用电舒心了,文化活动也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中心村一个月放一场电影,行政村通宽带率达100%,村里开设网吧,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永康电力,优质服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