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陕西省2011年新农村电气化县已经命名,周至县名列其中”,这条从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手机报中传来的喜讯在职工中不胫而走,让人兴奋。此时,周至县供电分公司全体员工回想起那些全员行动、披星戴月、大干快上,建设电气化新农村的难忘岁月,方觉辛苦有回报,汗水没白流。
建设坚强电网 周至地电人在行动
周至县供电分公司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与县政府沟通,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县级各部门职责;5月4日召开全县电气化县建设动员大会,主管副县长与各镇镇长签订《目标责任书》,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各镇也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协调、实施辖区内的电气化建设工作。
作为建设主力军,该公司制定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拟定《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管理办法》,分别对工程初复勘、设计、立项审批及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竣工验收等12个方面明确管理规定;从各供电所抽调一批线路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面向社会招聘有电力线路资质和施工经验人员,强化培训,组建工程建设、技术保障、安全监督等7个工作组,互相协调沟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气化建设攻坚战。同时,该公司利用电视、网站等媒体加强宣传报道,供电所包片电工也进村宣传,共同为电气化建设造势。
2011年,周至县供电分公司迎接西安市发改委对农网升级改造工作的稽查,接受西北电监局“三指定”及供电服务专项检查,为财神庙、农博园开园和“引汉济渭”工程开工仪式等重点项目保电,承办西安供电公司供电所所长培训班,组织市级抄核收专业技能大赛……头绪虽多,但忙而有序。他们克服下半年阴雨不断持续的不良影响,不顾路滑衣湿,长驻村组,自备锅灶,披星戴月,连日征战,用地电人特有的精神,全面展开电气化县建设工程。
发挥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
在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工程时,该公司选择马召镇桃李坪村作为试点村,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施工工艺,同时,从勘测设计到组织施工,坚持把电网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实现有效衔接,在配变和线径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使线路和设备布局合理、设备先进、适度超前,为电量增长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将原旧型号配变更换为节能型配变,裸导线更换为大型号的绝缘线,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15公里,0.4千伏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0.5公里,在实行“一户一表”的基础上,将逐步实现集抄系统和预付费电能计量的应用。
桃李坪村建成电气化村后,该公司召开现场会,要求其它建设村组必须统一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线路布局,并在工程日常管理上,严格把关,规范管理,做到每一个施工现场都有监督人员,使每项工程质量和工艺都达到规范化、精细化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电力线路上的“四新技术”
在电气化建设过程中,他们注重电网健康水平与科技含量协调发展,加快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积极采用非晶合金、调容型、箱式配变及新型配电柜、预付费电能表等新设备,采用绝缘导线、集束导线等新工艺,穿刺线夹、接地挂环等新材料,采用远程负荷监控系统,电能表集抄系统,无功补偿,增加电压监测布点等技术,使农村用电的安全水平、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安装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载波通信进行更新改造,使电网运行实时信息能全面准确、可靠及时传送至调度主站,实现本部与供电所、变电站信息共享,为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提供重要依据。
农村那道靓丽的风景线
电气化建设后的农村,电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电能质量进一步提高,整齐规范的电力线路、粉刷一新的配电房、节能环保的变压器、美观适用的多位一体计量箱、错落有致的楼房、绿树成荫的花园……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无一不让我们感到电气化建设给新农村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
电气化县建设改善了周至农民生活品质,让用户享受到电气化建设所带来的便捷。“现在,村里的变压器容量大了、数量多了,电线换成了比以前粗的缆线,电压也稳了,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都可以放心地使用了……我们村子农家乐、加工业、养殖业发展个体户都在跃跃欲试,准备扩大经营规模……”,桃李坪村一村民这样深有感触地表达自己对电气化建设的印象。
||||
后记
周至县电气化建设工程共计投资2936.66万元,对35千伏主网设备进行改造,对楼专、马召等32条10千伏馈路线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全面完成10个电气化乡镇及114个电气化行政村的建设任务,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供电质量明显提高,满足了用电客户用电需要,也使供电量连创新高,2012年1月份最大负荷达到9.93万千瓦,同比增长29%,供电量也创历史最高,达到575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4.2%,环比增长46.9%,实现了企业和客户双赢的目的。
标签: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周至县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