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自开展“春蚕服务在行动——满意在电网”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贵州贵定供电局将“春蚕”的理念延伸,以客户为中心,倾情打造舒心营业厅、放心抄表班、贴心抢修队“三心”班组,努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作为贵定供电局最大的抢修队,城关供电所10名抢修员工肩负着县城4个乡镇2.67万户、13条供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重任。他们把全县三分之一客户的利益和需求摆在第一位,勇争服务第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坚守在抢修工作岗位上,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还是烈日骄阳,都有他们奔忙在抢修现场,不知疲倦的身影。他们以“供电时时传情,服务丝丝入微”春蚕形象,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电保姆”。
贴心服务的抢修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抢修班工作,讲究一个快字。”
“在抢修班工作,讲究一个快字。”抢修队员刘永刚如是说道。长期与用户打交道,及时、迅速恢复故障线路的工作性质,练就了他快速上下杆的本领,参加技能测验时,有人给他掐过秒表,安装一根单横担,从挑选材料到下杆收拾完工具,最好成绩是七分钟,也是迄今为止最短记录的保持者。
冰灾期间,城关所多条线路遭受破坏,告急电话接二连三,抢修队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出门,深更半夜才回家。刘永刚家中的水管爆裂了一个星期没顾上修,连续十多天都没有洗上澡,汗湿的衣服生生被体温捂干,干了又湿。脏得实在熬不住,瞅空到浴室去洗,一只脚刚迈进大池,墙上用塑料袋包扎好的手机就响了,瞄一眼是所长在召唤,二话没说,穿起衣服就飞奔出门。后来还是专门请示所长同意,特批他两个小时,才终于洗了个放心澡。
“接所里面的电话他慌得很,自家老婆连打几十回都有本事不接。”提起丈夫,妻子满腹委屈。元旦前夜,35千伏定南变城东线电缆头突然爆裂,抢修任务持续到凌晨三点钟,队长催他回家眯一会儿,谁知不到一顿饭功夫他又转回来了。谁也没想他这一转回来就是十二天没着家。直到有一天,在抢修现场急性肠炎发作被送往医院,妻子闻讯赶来,一眼看到病床上的他,眼泪哗地就流下来,“早知道你是在杆子上才不接我电话的,我就不该和你吵架,害你这么些天都没回家,你也是的,怎么就不讲清楚呢。”妻子紧紧抓住他的手,眼里满含内疚,嗔怨道。“嘿嘿,那会儿你不正在气头上么,我累了一天,就想赶紧睡觉,干脆等你气消了再说。”
“最短时限排除故障恢复供电是我们的服务准则”
抢修队每天的工作都很平凡,琐碎而繁杂,哪家灯不亮、保险烧了,甚至只是空开跳了,但只要电话一响,身着桔红色工装的队伍准会在最短时限内抵达报修地点。节假日,也恰是他们最繁忙的日子,翻开国庆期间抢修值班记录,长假7天,七十八起抢修任务, 九页纸填得满满当当。“光是国庆当天就有几十张故障抢修单,事都不大,但必须赶到”。罗永平说,“有时候抢修任务间隔不过几分钟,我们跑抢修现场就像赶场一样。”
大年三十,队长徐先雳的媳妇“苗二嫂”想着身为丈夫肯定又不能回家团聚,干脆在家包了他最爱吃的香菇肉馅饺子给送去。母子俩兴冲冲地打好包,结果从城东到城西,城西到城中又到城南,一路紧走慢赶,好不容易追上了,原本热腾腾的饺子已经冰凉了,皱着皮很难看,队长和队友们却吧唧吧唧吃得很香,谁也没有注意到苗二嫂的眼中噙满了泪水。
“一天24小时,手机不敢离身,充电器随身携带,有空就充电。”瘦小的丁天俊说道。
如果是在较为偏远的地方抢修,抢修完故障,至于顺手给用户换个把灯泡,包扎一下破损的电线,甚至哪家的电视机、电饭锅坏了,都可以请他们帮忙瞧瞧,因为对他们而言就是家常便饭,再平常不过了。
“我本身就是农民,晓得农村生活的苦处,能帮一点好一点,就当是帮自家人。”独自负责黄丝片区线路维护的罗定洪由衷地说。
“一个电话他们就来了,快得很,态度又好。” 定东高原村留守老人罗登林不住地点头赞许。
一盆火温暖供电抢修人
“小伙们,赶紧下来,进屋烤烤火再干吧。”“来,先喝杯豆浆热和一下。”……1月的冬日,正是漫天飘雪的季节,路边一家杂货店的老板娘,手里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豆浆,不由分说塞给电杆下的两名抢修队员。
“这么大雪的天还在电杆上工作,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店老板在。
“其实等天气好转点再修,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行啊,今天县里面搞春节亮丽工程,我们得趁有停电机会,赶紧把令克换下来。”
老板娘见劝说无效,索性叫儿子把家里的火盆端出来,搁在电杆脚下,给他们暖暖手脚。
天天在雪窝里踩,在杆顶风口上操作,戏称自己“这两天把药当饭吃”的尹明华,不知道脚后跟冻得开裂了,经火一拷,就刺刺的痛,还以为是刺老用手去拔。队友去给他买创可贴,药店的大姐见他们红肿着皴裂的手背,死活都不肯收钱。“你们都冻成这个样子了,还不是为我们老百姓,几张药膏算个啥!”
谈及腿上前不久被狗咬的伤痕,年逾五十岁地的汪玉峰心有余悸:“在抢修班,有两怕,一是怕半夜接到电话,不过这么些年来也习惯了。二是怕被狗咬,这是没准的事,说不定就给碰上了,我这回还好,是白天被狗咬,如果是晚上更麻烦。怕归怕,该去还得去,谁叫我们是电保姆呢?”
应急抢险冲锋在前
8月5日清晨,持续久旱的贵定县突降大雨,本是一场喜雨,却不料在距县城3公里处的铜堡路段转弯下坡处,一辆满载水泥的大货车因路面湿滑刹不住车,一头撞向路边一根电杆,电杆轰然倒地,货车也翻倒在一人多高的路基下,随即引发线路前后3根电杆断裂。紧接着又是4辆车先后翻车。时值抗旱保电工作最重的当口,其他所根本抽不出援助人手,只有靠自己。城关所所长刘忠海一声号令,所有人员迅速集结,不到一刻钟就整整齐齐出现在抢修现场。
久旱无泪的天空抓扯着干渴的喉咙,发泄般地泼洒着滂沱大雨,雨水迷糊了双眼,大家不管不顾,拂一把脸,又各自忙活着。雾蒙蒙的雨帘中,一个个模糊的身影默契配合协同作战。雨一直下,比人高的玉米地里旱枯的叶片混着雨水,无情的撕扯着他们挽起的裤腿,小腿上划出一道道血痕,和着泥,侵蚀着皮肤,火辣辣的,生疼。他们似乎浑然不觉。夜幕时分,受损线路复电。
“还以为这么大雨,最少也得两三天才恢复用电,没想到当天就修好了。”
“供电局修电的比交警出现场还快。”
“就是就是。”附近村民七嘴八舌的议论,既是为恢复供电高兴,又何尝不是为抢修队喝彩呢?
就是这样一群汉子,数九寒冬,他们与风刀霜雪相伴,挑战身体极限,炎炎夏日,他们不与太阳争辉,任由汗水默默流淌。他们如春蚕一般,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历尽艰辛、顽强拼搏、不畏磨折、在日复一日平凡而琐碎的抢修工作中挥洒青春,默默奉献,只要生命不息,就吐丝不止。
脑际中,一只只破茧吐丝的春蚕形象跃然出现,久久萦绕。它们最终将幻化成美丽的蝴蝶,扑闪着五彩斑斓的翅膀,飞向更辽阔的天空……
标签:贴心抢修,贵定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