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西集镇是北京地区闻名的“草莓之乡”,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除草莓种植业外,汽车零部件基地、高端生物医药园等新兴支柱产业落户西集镇,地区用电也从过去的农业用电为主,转变为工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为主。针对这种发展趋势,通州西集供电所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寻求供用电和谐之道。
协同机制 加强农村用电管理
通州西集供电所主要负责为57个行政村和761家企事业单位供电,辖区内共有变压器565台,低压线路全长448.47公里。
近年来,通州西集镇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全镇基建临时用电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一表多户等情况引起的低电压现象、电费回收难等问题突出。为此,通州西集供电所加强与辖区57个村的村委会联系,充分发挥各村电工作用,协助供电所共同做好百姓的安全用电工作。
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用电管理,西集供电所以各村为示范点,建立村电工与供电所协同机制,由村电工出面与出租房屋主签订供用电合同,从而规避了电费回收风险。为了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用电,西集供电所定期派人对出租房屋的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并给承租用户发放电力便民卡,一旦出现用电问题,将会通过卡片上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通知供电所。
“圈地责任制” 服务地区企业
日前,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发动机厂落户通州西集镇,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汽一年用电量最高可达到2.5亿千瓦时。为确保像北汽这样的大客户能用上放心电,西集供电所一方面与地方政府建立沟通机制,争取有利于地区电网建设的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随着众多企业落户西集地区,西集供电所结合地区用电实际,推行“圈地责任制”制度,根据企业用电量以及归属地范围,西集供电所采取划区域、摊人头的方式,要求每家企业都有专人进行负责,并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这些企业的用电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企业安全用电。
此外,西集供电所为了保障这些企业的用电需求,西集供电所还专门制订企业停电应急处理预案,以及事故应急抢修小组,确保企业不会因为停电导致经济损失。
路灯亮了 照进百姓心间
“这刚过完年,他们就来到我们村,给我们村更换了路灯,现在马路都是亮堂堂的,谢谢你们。”家住西集镇郎府村的张大哥说道。2月27日,西集供电所组织10多人的施工人员,为西集地区存在道路照明问题的乡村进行路灯更换工作。
据了解,西集镇地区原有路灯几乎都是98年安装的,由于使用时间久远,很多路灯出现老化、短路等情况,近两年由于地区发展,街道两侧商店和晚间做小买卖的人也多了起来,路灯不亮导致百姓的抱怨也多了起来。
为此,西集供电所针对辖区存在老化及隐患的路灯进行更换工作,在更换工作中,西集供电所采用密闭性好、采光效率高的路灯,且瓦数由原来的150瓦增至到250瓦,极大地提高了路灯的照明性能。
截止到现在,西集供电所共计更换辖区路灯80多盏,涉及10个村,困扰居民多年的夜间摸黑出行问题得到了解决。
标签:北京,通州供电,服务,农村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