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工作方法,能让客户满意;
有一种工作责任,能使服务延伸;
有一种工作态度,能保用电安全;
有一种工作能力,能强线损管控;
更有一种工作精神,能促团队共建。
这就是在祁门供电公司农电管理基础上,总结出的黄山农电系统精细化管理经验的结晶--青树管理法。
近年来,安徽电力黄山供电公司根据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劳动模范、祁门供电公司双平所所长胡青树和他团队的农电管理经验,提炼总结出“青树管理法”,并在公司系统上下推广。“青树管理法”既是以胡青树为代表的黄山供电人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探索科学管理方法,深入开展管理实践的过程展现,也是近年来黄山供电公司全面推广农电精细化管理,落实安徽省电力公司乡镇供电所“星级晋阶”管理要求的经验结晶。
该管理法的核心理念为“做服务农民的常青树”,包括满意服务法、延伸服务法、用电安全法、线损管理法、团队建设法,其内容涵盖供电所优质服务、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综合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
多年来,胡青树所在的祁门双平供电所服务承诺兑现率100%,客户评价满意率100%,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达标率100%。截止2011年,该所在地方政府开展的基层站所评议中,连续七年名列第一。
这是一组不平凡的数字,是对农电坚守的一种责任,更是一份来自大山深处的电网情缘。
倾心竭力 心系农电的“常青树”
迎着危险上,从来都是一线供电员工的家常便饭。
平里镇胜丰村65岁的老村长王镇钱向记者讲起了触动心弦的一幕。虽然时过境迁,但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2008年腊月二十六,祁门县遭受五十年一遇的严重雪灾,双平供电所管辖范围内的胜丰村受灾尤为严重,大雪造成多条线路倒杆断线。
为了整个村民组能过好春节,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胡青树和同事们就肩扛手提抢修工具和材料,沿着被厚厚积雪覆盖的山路绕道赶赴故障现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抢修作业中。
青树服务队奋战在抗冰抢险工作现场
渴了,就掬食积雪,饿了,就啃点干粮,冷了,就生火取暖,晚上无法赶回,就在群众的草棚里借宿过夜。拆除断杆、组立新杆、更换针瓷、压接导线……克服重重困难,直至第二天下午,也就是腊月二十七,顺利完成电路抢修任务,恢复村民日常供电。
双平供电所地处偏远的祁门县平里镇,交通极为不便,隔一道山岗上下就是半天。山区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多,而双平所供电范围覆盖整个县南部四乡一镇,线路多分布在山区及丛林之中,仅10千伏线路就长达241公里,呈树枝状连着32个行政村、205个村民组、155个台区,点多线长面广。山高路陡不通畅,电网日常管护、故障抢修全靠一双铁脚板,每天少则走十多公里,多则三四十公里。
尽管作业环境如此艰苦,每逢遇到倒杆断电,所里上下都会在第一时间倾心竭力,为的是保障百姓日常用电需求。
茶乡情结 困难在“青树”在
作为红茶之乡,一直以来,茶叶都是当地农户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让千家万户制好茶,保证茶农在整个茶叶季节能够平稳用电,双平供电所特地组建“阳光茶园行”专项服务队,在每年茶叶开采之前,走村串户,对辖区内的供电设备进行巡视、维护和检修,无偿为茶农解决室内线路问题,及时处理茶厂供电需求。
青树服务队对偏远台区改造的场景
自开展“阳光茶园行”活动开展以来,包括双平供电所在内,祁门供电公司已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超过1200万元,先后改造了240余个台区,有效改善了辖区内的供电网络,提高了供电质量。因为电压质量稳定了,茶农的茶叶品级上去了,日常制茶用电也得到了有力保证。
五年来,祁门双平供电所开展的“播撒阳光、温暖茶乡”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按照四乡一镇的行政区划,全所上下在整个茶季来回奔波,为9860多户当地茶农和近40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解决用电难题。
当地的茶农都说:“哪里有用电困难哪里就有双平所的电工,关键时候还要看电力工人!”为此,茶农们特地为双平供电所所长胡青树编了一道顺口溜:“要见胡所长,除非早商量。不是在工地,就是在茶厂。两天满脚泥,情天一身汗。辗转奔波间,只为茶飘香。”
此外,在每年入夏期间,针对皖南地区出现的连续干旱、高温无雨天气,祁门双平供电所还及时启动“阳光田间行”活动,帮助当地群众抗旱保苗。
贴心为民 百姓眼中的“119”
“青树管理法”以“责任当先”为服务延伸的核心理念,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用电绿色通道、为农业生产用电提供电力技术支持和爱心帮扶弱势群体用电等,充分展示“电力先行官”的风采和“电保姆”的服务形象。
除了日常的线路维修和居民供电,双平供电所的信念是:“能给乡亲们送去光明,带来快乐,再累也值,再苦也甜。”双平的百姓一有事,第一想到的就是拨打双平供电所“119”。
今年七十岁的高乾军是双平供电所在地平里镇敬老院的院长,自1984年以来,已经在敬老院工作了近30个年头。这么多年来,高院长逢人便说:“胡所长真是热心人啊,他比我这个敬老院院长还牵挂这些老人呢,自从供电所成立至今13年,他一年都没落下,每到逢年过节都和所里同事来看望这些老人!”
双平供电所十三年如一日关心当地敬老院孤寡老人
高院长说:“胡所长每次逢年过节都组织员工到敬老院来检查线路、买些日用物品,还不时地捐款捐物。敬老院的老人们过一段时间就会问:‘青树怎么还不来啊?’”如今,敬老院的老人都喜欢听人说双平供电所的事情,常常问这问那,哪里又架了一条线、哪天电工们又冒雨去抢修了,事事都记挂在心坎上。
多年来,祁门双平供电所一直把平里镇敬老院作为供电所长期定点帮扶对象,在胡所长的带领下,双平供电所20名职工从1999年至今,已累计捐款达3万余元,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行动。
“做一点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话语间,向记者细数无数次双平供电所青树服务队的高院长,脸上露出由衷地敬佩和欣慰。
如今哪户百姓家里有什么事儿,告诉双平供电所一声,他们就来了。农田排灌打水、安装路灯、救助帮扶困难家庭,处处都少不了胡青树们的身影。
这支由胡青树带出来的供电队伍,就这样走进了双平四乡一镇老百姓的心中。
坚守深山 动力源自百姓满意
双平供电所位于皖赣交界的祁门深山里,由于农村地理环境、服务认知的不同以及农户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差异,呈现出对供电服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青树管理法”将“服务为本”作为实现客户满意的核心理念,不断加强农村低压配网建设与运维,通过“真诚沟通”、“严守承诺”和“贴心服务”等方法,夯实供电服务基础。
在解释客户满意上,胡青树是这样说的:“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村养育了我。从村会计、团支书到民兵连长,后来乡政府安排我到发电站工作,让我与电结缘。既然我选在了农电,就要为我的衣食父母‘管’好电。只有为父老乡亲提供最好的用电服务,当好百姓‘电保姆’,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
双平所组织开展“阳光田间行”活动,义务为农民抗旱打水架设线路
多少年来,在胡青树的感染下,青树服务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要是听说哪里有故障,不论寒冬腊月还是高温酷暑,不论凌晨晌午,还是漫长黑夜,他们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什么时候打电话,什么时候就赶到现场,哪怕只是更换一根电线、一盏灯泡、一个开关”、“在服务方面,完全没有挑剔”……现在,一提到双平供电所,当地百姓口中都有说不完的话,道出的全是所里上下为大家尽心服务的句句真言。
多出一份力量,就多收获一份放心。在“青树管理法”的实践中,双平供电所先后被国家电网授予“农电示范窗口”、“规范化管理先进供电所”称号,被共青团安徽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连续六年被安徽省电力公司评为廉洁规范标杆供电所等多项殊荣。
而今,祁门双平供电所的“青树们”俨然成为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过往成绩的基础上,一直努力践行着“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在实现农电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带给当地百姓的,不仅是那样一份农电责任,更多的,是那样一束农电情缘。
标签:青树管理法,农电,电网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