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杭州电力“大营销”模式导入带来变迁

作者:钱英  2012-06-26

6月18日开始,每天早晨,住在杭州市城西区的常倩要比往常早起一个小时,赶往位于滨江的新办公大楼上班。对于工作了20多年的常倩来说,改革不仅把“综合办主任”的帽子摘走了,同时还把上班路程拉远了,“以前上班就10分钟路,现在要花1个小时,这倒是让家在滨江的同事们享受了上班近的‘福利’。”杭州市电力局实施“大营销”后,像常倩一样的598名营销战线员工克服了岗位变动、离家远等困难,即时投入到了新的岗位当中,“新模式还在磨合阶段,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小问题就克服一下了。”常倩笑着说。

早“取经”,关键之时拨迷雾

早在2011年下半年,杭州市电力局就开始了“大营销”模式的取经之旅。由分管领导带队的调研队,多次前往苏州供电公司等单位摸底考察,“大营销”体系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疑难杂症,谁都摸不准,需要借鉴先行者们的经验及应对措施。取来的“经”,成功为该局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迅速拨开迷雾,成为省公司范围内第一家获得方案认可的单位。

4月24日,自杭州市电力局客户服务中心挂牌以来,杭州市电力局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开始积极稳妥推进新模式导入阶段的各项工作。为全面适应新营销系统运行需求,理顺“两室三部”管理关系,该局结合营销业务流程的梳理,按照“人员最少化、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原则,优化调整了现有营销组织架构及功能定位,设立了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下设两室三部,即综合室、稽查室、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营业与电费部和计量部。

“我们的方案前前后后共做了15稿,一直在力争做优、做细与省公司保持高度对接。”该局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沈百强说,“在针对员工岗位变更、办公地点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别人员情绪问题,我们也提前做了方案,通过建立‘大营销’建设日报制度,动态了解各基层单位的日常营销服务和职工队伍稳定性,并及时化解各单位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可能出现的人员变动、机构调整而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根据明确的工作重点,保证每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大营销”体系建设推进中,办公场地的建设是“大营销”建设中非常重要又十分复杂的一部分。6月11日,杭州市电力局通过了新营销场地的安置方案,确定了滨江作为“大营销”的办公场地。集中办公增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业务的平稳过渡。但新办公楼最吸引沈百强的在于,可以利用新大楼的场地优势,设置“大营销”改革的几大亮点了,“以前经常会因为场地限制,想建标准营业厅、大用户VIP办公室的想法只能束之高阁,现在场地大了,人员集中了,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修“内功”,强基固本促优化

为促进“大营销”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杭州市电力局制定了“大营销”工作小组例会及周报制度,通过每周讨论协调处理“大营销”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大加强了“大营销”建设的全过程管控。

在建立健全“大营销”建设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基础上,杭州市电力局在4月24日完成了挂牌。该局围绕“大营销”推进情况,分阶段制定了工作计划,落实相应责任人和管控机制,重点明确了各级领导在正式运行“大营销”之前的“一岗双责”要求,既要代表原身份,按原业务模式管好过渡期的工作,更要履行好新岗位职责,安排好业务衔接工作。

除此之外,杭州市电力局精心组织开展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测试和“一对一”帮扶培训工作。5月8日至6月9日期间,该局先后参加了两轮全省集中测试,并在本地组织开展培训测试和操作演练,对新系统的岗位权限、流程走向进行了验证,确保“大营销”体系建设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适应性调整后,所有营销服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对外服务工作不受内部调整影响。6月9日至15日,杭州市电力局共清理完成在途业扩流程4883个、在途电费流程425个、在途计量流程16914个,做到所有在途流程的清空,具备了数据割接条件。

强“外联”,落地对接有保证

6月17日,随着营销人员进驻新大楼,营销系统适应性调整工作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杭州市电力局“大营销”体系正式开始运作。“大营销”建设进入新阶段后,该局不放外部环境建设,借势“大营销”资源整合为主攻方向,与地方政府建立起全面对接机制。

为适应营销发展新形势,杭州市电力局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以集约化、专业化、扁平化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建成“客户导向型、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机构扁平化、管控实时化、服务协同化”的“一型五化”大营销体系。并充分考虑服务半径、专业管理特点,撤销了城区供电分局建制。为避免“营配分开”导致地方政府做工程需要跑多个地方才能完成整套流程,杭州市电力局以领导牵头设立对外联络处,来保障与政府工作对接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以区局对接地方政府模式的经验做法,立足地缘、用好人缘、接续事缘,不断深化电力与政府、客户三方共建体系建设。

优“服务”,网格管理便民众

“大营销”新模式导入后,杭州市电力局着眼于客户,对与客户相关的表式、通知单、印鉴等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清理了25项需变更发布的事项。同时,为确保营业、抄表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制订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了“大检修”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了正式运作后的工作流程和对接方式,保障交接的平稳过渡。

网格化管理因有利于开展上门服务,地毯式排查等,吸引了杭州市电力局的注意。据了解,今后该局创新服务方式,将在社区、街道成立电力办公点,把阿斌电力服务植入社区。“每个电力社区经理就是最直接的电力负责人,他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进行甄别,自己可以解决的即时解决,需要找哪个部门的也由他负责。”沈百强表示, “这也是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一种方式,老百姓找人更方便了,可以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大营销”落地了,杭州市电力局营销分管领导何文其指出:“我们对‘大营销’一开始就有三个目标,一是让上级认可,二是让客户满意,三是让政府放心。同时做到‘四个结合’,要好快结合、远近结合、形质结合、内外结合。‘大营销’使我们的工作更专业了,也更集约了,此外,扁平化的管理让应急机制缩短了流程,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杭州电力,大营销,模式导入,变迁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