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南网人引领山洞老人“进入现代生活”(图)

作者:杨志坚  2012-07-30

黎顺华今年70岁,然而他人生中的前69年,与他的三代祖上一样,一直是在贵州省惠水县太阳乡和平村的一处山洞居住,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搬出了山洞。

在山上时,黎顺华主要靠山间的一小块土,种一些蔬菜和玉米自给。日子过得很清苦寂寞,尤其过冬是最难熬的。刮风时洞里冷得不行,只能把所有的被子都裹在身上取暖。因为下山不便,路程又远,他很少出门。难得到乡里买一次东西,来回得花上8个小时。一般情况下,除非是洞里蜡烛用完了,黎老才下山一趟,而通常一买就是100支,可以用上3年。

“一个人在山洞里住,年纪又大,无妻无儿的,有个病痛都没人知道。而且靠蜡烛照明,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火灾,很不安全。”和平村村支书戢景臣自从知道了黎顺华的处境,就一直很担心。早在2000年8月,村乡两级就专门为黎顺华争取到一项山洞移动工程,在村里给他修建了一处安置房,房有两间,砖混结构,分客厅和卧室,共计20平米大小。而惠水供电局雅水供电所的员工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牵线、装表以及通电工作。

黎顺华拿着电子摇控器爱不释手。杨志坚 摄

然而,出于多年的生活习惯,黎顺华始终不愿意彻底搬下山来居住。直到去年下半年,老人才被劝下山,除了戢景臣支书,雅水供电所的所长叶朝东与抢修班班长张得俊,算是黎顺华“进入现代生活”的领路人。

住了新房,政府还给黎顺华配了相应的生活必须电器。节能灯、电磁炉、电饭锅、电视机和收音机,这些家用电器,69岁前的黎顺华别说用了,见都没见过。是叶所长和张班长两人轮流分工,每个月从距离村寨20多公里外的供电所,驱车1个多小时,绕过泥泞难行的山路,手把手教他如何安全使用。1年多过去了,黎顺华已能熟练掌握各类电器的使用方法。“煮饭用电饭锅,炒菜用电磁炉。很方便,也不用上山砍柴了。”黎顺华说,现在他每天最喜欢守在电视机前看有关革命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喜欢用收音机听民歌。

黎顺华没有妻儿。村支书和叶所长张班长三人一直在积极为他物色合适的“家庭成员”。村民蒋启荣在了解到黎顺华的情况后,主动表示,待他百年之后,身后事由他全权负责。如果黎顺华因病丧失生活能力,他会负责照料。从山洞里下来的黎顺华,不光屋里有了光明,日子也亮了。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南网人,山洞老人,现代生活,服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