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万水千山总是情(图)

作者:陈刚 董洺杰 卢建泉  2012-08-02

【本网讯】7月26日,万里晴空, 悠扬的歌声在雄奇的康巴高原上飘荡。四川宜宾电业局抢险突击队胜利完成阿坝黑水供电公司抗洪保电抢险任务后返程。黑水供电公司员工列队欢送. 藏族老阿妈献上洁白的哈达代表黑水人民最诚挚的感谢。

阿坝州黑水县以境内黑水河得名。黑水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先后三次进出黑水,历时一年零两个多月。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翻越的五座大雪山,有三座就在黑水,著名的“芦花会议”就是在这县城芦花镇召开。黑水物产丰富,风光秀美。

美丽的黑水今年夏天突然遭受了一场灾难......作为援建单位的宜宾电业局紧急千里驰援,打出了一场汤漂亮的战役......

战役一: 初战晴朗乡

7月17日, 该局派出了由副总工程师代熲带队的10人首批应急抢险小分队奔赴灾区,查勘现场,制定抢险方案。宜宾电业局先前派出的11名援藏人员已当地全力协助黑水电力公司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7月20日晚,经过14个小时的颠簸,宜宾电业局第二批抢修33名人员到达黑水县.为节约时间,缩短抢修工期,抢修队伍放弃县城舒适的住宿环境,移师知木林乡。

7月21日一大早, 应急抢修一组、应急抢修二组便艰难地行进在断木、淤泥、石块堆积的受损公路上赶往现场. 在应急抢修二组晴朗乡上达盖村现场作业时,村民自发组织人员与抢修队员一起作业 . 为节约抢修时间,抢修二组没有回镇上餐馆吃中午饭,将盒饭带到现场,简简单单的解决。烈日当头,村民见抢修队员十分辛苦,为队员们送来了矿泉水和西瓜. 

队员陈玉红、姜华富正在作业,突见10千伏上盖线38#杆处发生泥石流,泥浆、石头、草木倾泻而下,瞬间在公路上堆积了1米多高的混合物, 把陈玉红和姜华富堵在了道路的另一头。抢修队伍立即采取措施,安全地接回2位队员。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 抢修队员恢复供电线路2公里,为晴朗乡上达盖村、下达盖村70余户居民送去了光明。上达盖村村民在现场看到抢修队员湿透了的一身,非常感动. 村民下多学说:“当年红军打江山,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我们受灾,国家电网又给我们送上了光明。

7月22日,宜宾电业局抢险突击队恢复了晴朗乡13个村子的供电。

战役二:改道10千伏林卡线

24日,应急抢修队来到卡龙镇,改造10千伏林卡线该镇区域线路.

10千伏林卡线主供卡龙镇、知木林乡、卡龙沟风景区用电。由于该线路是沿河而建,此次黑水县境内连绵的大雨,造成河水猛涨,洪水冲毁了河堤,把水泥电杆冲走,乡政府紧急调动挖掘机挖沙石提高并加固了河堤,才避免了河堤进一步内移。为了保障该区域内藏族同胞的用电,黑水电力公司临时用木杆代替水泥杆恢复好线路保证供电。

但由于河堤内移,原杆位已处在河水中,新立的木电杆形成了一定的转角,并有可能被洪水再次冲毁的可能,对线路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应急抢修队决定对林卡线进行改道.

线路小分队经过现场查堪,在合适的位置重新确定了水泥杆杆位。由于河堤的提高,使得河流对该区域已经形成了地上河,开挖电杆坑时水不断浸出使得坑洞不断跨蹋,而抢险队员长时间在该区域工作也存在安全风险。根据这一现状,乡政府调来挖掘机配合工作。由挖掘机进行电杆坑开挖,并起吊电杆。电杆组立后,由抢险队员用风绳拉住电杆,再由挖掘机对电杆坑回填夯实。

抢险队员用最短的时间上杆组装横担、改线等工作,及时消除了该处安全隐患。

当得知不远处著名的卡龙沟风景区很美时,队员们都想去看看,但抢险任务繁重,大家只得放弃了想法。 

战役三: 决战知木林

7月25日,宜宾电业局抢险突击队来到知木林乡对10kV林卡线知木林乡段进行改线作业。黑水最后1500余户居民供电抢险进入攻坚战。

知木林乡在今年6月30日的暴雨洪灾中损失惨重,部分道路被洪水冲毁,河流改道,导致电力设施受损,10kV林卡线多处出现了倒杆断线,致使知木林乡和卡龙镇1500余户居民停电。

当抢险小分队队员完成了改道仼务后,抢险队员一组人员赶赴黑水公司领用材料,另外一组人员到35千伏知木林变电站回线,为河对岸的藏族同胞重新架设了低压线. 

二基木是知木林乡维都村的一名藏族老人,看到电力员工在自家门口恢复电力,老人自发组织了村里10余名村民前来义务帮忙。“虽然我们帮不了什么大忙,但是多一只手也好啊”,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人家对电力的渴求。

7月25日,20时43分,经电力员工奋力抢险,知木林乡10kV卡龙线胜利抢通,黑水最后1500户居民全部恢复供电,标志着黑水县因灾受损电网全部恢复。至此,黑水县因灾停电的12乡镇、105个行政村全部恢复供电,黑水抗洪保电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当抢险车离去时,当地的藏族同胞依然站在原地,目送抢险队员离开,双手做着献哈达的动作. 队员们后来才知道,那是“谢谢啊,谢谢”的意思。

图为抢险队员在溪流边作业

图为抢险队员将电杆斜拉入坑

图为村民参与抢险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宜宾,支援,阿坝黑水,抗洪,保电,纪实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