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湖南株洲醴陵市的邹军2006年夫妻都下岗了,43岁的他带着妻儿一直寄住在父母家。自从去年如愿以偿地申请到醴陵金石小区3栋101的一套100多平米的政府保障房以来,两口子兴奋地隔三岔五去看房。
“一交房,电就通了。电力局的同志们真是辛苦了。”邹先生站在正在装修的安置房内感激地说。为了早日送电,电力工作人员进驻金石小区,在小区里租了仓库存放电力器材,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一旦新楼交房随时给住户进行电力配套施工。邹先生本来10月底才开始装修房子,因为电力部门“绿色通道”给力,他比预期早了半个月,年前就可以顺利搬进新家。
作为湖南株洲醴陵市今年投资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金石小区可供1134户居民安家乐业。电力部门专门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在合理简化日常用电申请程序的同时派出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服务,这一举措让大家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搬家事宜。醴陵电力“绿色通道”助保障房建设圆困难家庭住房梦,受到群众好评。
电力服务提前“上门“
今年新春刚过,醴陵市房产局住房保障中心便接待了两位特殊的访客。刚一落座,她们就主动询问起全市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情况,并且将整个工程的目标任务、各项目的具体建设地点、大致户数以及预计的交房时间、就连各个项目的联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都一一进行记录。她们就是电力局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房产局忙乎了将近一个上午,直到把整个工程的基本情况全部摸清楚之后,两个人才婉谢对方的就餐挽留相偕离去。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房产局的工作人员谢力愣怔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跟电力部门打了多年的交道,都是自己登门。现在倒好,她们竟然主动上门来了。”结果让谢力“大跌眼镜”的是,在后来的几个月里,“不多见”变成了“常相见”:上门讲解用电申请程序、必须提供的有关资料、随查勘涉及人员深入现场……这都让电力和房产部门的工作人员“相见欢”。
原来,电力部门通过上门了解情况后,就保障性住房项目指派了专门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上门与房地产工作人员对接工作便成为了常态。用电规模、用电需求、业务扩展项目的用电包装办理程序、报装资料以及注意事项都成为双方沟通和交流的内容。“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点多面广,提前介入,多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利于电力工作的整体把握,可以使用电方案和安装更加科学合理,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多走几部路真的无所谓。”项目经理几句话道出了电力工人的民生情怀。||||
量身定制为你“省钱”
新建的小区,如何为住户提供安全、合理、经济、高效的用电供应,这也是小区民生工程的重要一项,对此,醴陵电力局对项目的现场勘查工作高度重视,要求每个保障房建设工地的勘查工作都必须有相关局领导亲自到现场实地查看;针对设计人员的相关设计方案要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之后,再敲定一个最优质高效的方案。为了实现方案的最优化,设计人员很多时候都要几易其稿。
设计人员唐纳新夫记得有一次他们做金石小区的相关方案时,就两易其稿。“因为金石小区用电报装是是一个新开工项目,于是我们就对方的基建用电设计为新装用电设施,后来通过调查了解,知道这个项目也是房产部门在运作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于是我们就将”新装“设计为”利旧“,建议业主单位将前一个项目建设的用电设施重复使用,以避免重复投资。“最后确定的方案仅这一项就为业主单位节约了20多万元的费用。
电力服务“贴近你”无距离
官庄乡是醴陵一个偏远山乡,该乡境内因为岳汝高速建设,也有一个拆迁安置建设项目,一共涉及拆迁户近50户。感念他们为高速公路建设做出的牺牲,同时借机开展新农村建设,该乡的集中安置区在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规划、建设标准都比较高,黑檐白墙,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很是醒目。“服务高速公路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咱们电力部门不能落后”官庄乡供电所所长说。于是,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认真勘查,他们拿出了电力设计方案,方案针对目前山乡电压比较低的现实情况,考虑到安置区居民今后生产生活的需要,计划新增一台变压器。增加变压器,就要增加电力安装的费用。对此,有的住户持有异议。问题出现后,供电所不是简单的一改了之,而是多次上门入户做工作,解释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最后,大家都愉快的接受了这一着眼长远的设计方案。通电那天,看着被通明灯火照得格外亮堂的新房子,拆迁户们都开心的笑了。
据了解,醴陵市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去年77200平方米的基础上增加了74800平方米,电力设施配套建设的任务比较繁重。截止目前,醴陵电力局已完成对官庄、珊田及金石小区第一期等400余户安置房和棚户区的电力改造,湖电棚户区和金石小区第二期、立三小区等地的改造项目也正在有序展开。“绿色通道”的开辟即为电力部门自身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条件,也给这些安居工程的住户们送去了优质和贴心的电力服务。
标签:株洲,新房,日子,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