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1月4日,笔者来到即墨市龙山街道南庄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水泥村道旁一支支路灯,一排排银线纵横交错,犹如一幅优美简洁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新农村电气化景象。
村长满脸兴奋地对我们说:“电压质量高了,安全性提高了,电足了,村民的小日子是越过越滋润也更有盼头了。 ”这是南庄村村民对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最直接的赞誉,也是新一轮网改,供电质量、安全可靠性提高后,农民最直接的感受。工程的实施为群众带来了可靠的电力和安心、舒适的用电环境,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和致富的希望。
强化组织协调,精心组织,保障有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任务下达后,即墨市供电公司提前介入各项工作,设立了安全督查组、质量监督组,物资储备组、档案资料组和工程协调组等组织,并与上级单位及时沟通协调、现场督导,组织参加网改人员进行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等业务方面的培训,并以《新一轮农网改造相关标准及规定》为参考,细化责任和分工,从前期到验收实行三到位制度,分解到位、落实到位、考核到位,环环相扣,层层实施,节节推进,闭环管理,衔接有序。
强化质量监督检查,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要求执行,制定并落实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监督措施。工程质量专责人全天候跟踪工程质量,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架空线路、绝缘材料安装、真正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能把好质量关。 对于发生工程质量问题要追究相关工程小组和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处罚。
新一轮农网改造要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趋势,前期设计是关键,合理布局是根本。自进入南庄网改工地以来,工程队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杆台区施工要求,在设备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顺序、现场施工的管理等方面,做到了“要求细、落实严、工艺精、标准高、亮点多、效果好”。根据改造规划,采用高低压线路全部绝缘化,绝缘子采用新型复合绝缘子,变压器高、低压全部使用绝缘护套,基本达到整个线路无金属裸露。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供电安全可靠性,既确保了客户端电压,又降低了线路损耗,尤其是积极推广应用低压绝缘导线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极大提高了网改工程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使该村电压合格率由网改前的85.22%,提高到网改后的98.71%;供电可靠率由过去的99.12%提高到目前的99.485%。有效控制风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改电网,村里不掏一分钱。农网改造,强村富民。供电公司工程队工程三组、五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奋战在龙山街道南庄村网改施工现场,为全面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奠定基础,做好“开路先锋”。南庄村网改工程9月25日开工,到10月31日全部竣工,为了赶工期,16名施工队员在施工现场度过的“国庆黄金周”。累计加班加点20余工作日。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很大,早晨穿棉袄,站在十几米高的电杆上冻得打哆嗦;中午着单衣仍然汗流浃背。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让这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顺民心,得民意,早峻工。极大地优化南庄村整个村电网的网架结构,改善用电环境,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们每天6点半赶到工程队集合,安排当天工作任务,进行施工前安全分析和预控,七点正式开工作业,直到天黑才收工。”工程五组组长于谨学说,“我们将南庄村网改列入新一轮网改改造计划,累计投入资金三十多万元,共改造更换70平方绝缘线3600米,改造户表300余只,动力用户12户,更换新式动力表箱12个,改造路灯32只,南北两个台区全部实行绝缘化新型材料,改造资金30余万元全部由电力部门负担,不用村里掏一分钱!”
说起“电”,年轻的村支书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讲:“村民日常生活中对电越来越依赖,现在不仅许多人家做饭用上了电饭锅,连空调、冰箱也不是村里的稀罕物了,全村不到三百户人家光电脑就达到了90多台,用电高峰时,全村一个月就用电5万多度。”而相比之下,几年前改造的农村电网早已不堪重负。
“网改”不仅改善了南庄村村民的生产生活,还给人们发展副业带来信心,青岛道帆帆船有限公司经理高兴的说:“如今我市借东部沿海的开发,大力发展船舶行业,最近借国庆外出考察项目,接了新的订单,现在有了高质量的电力保证,我们终于能甩开膀子干一番事业啦!
网改不仅改善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更重要是促进了社会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即墨电力,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为促进即墨电力又好又快发展而谱写新的辉煌!
标签:新材料,新工艺,南庄,网改,标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