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济阳供电:电力通向蔬菜大棚 特色农业壮大

作者:宋伟 张慧   2012-11-15

【本网讯】11月9日一早,山东省济阳县曲堤镇刘家村村民刘庆东跟家人抬出一箱箱从大棚里刚刚采摘的绿油油的新鲜黄瓜,装上了自己的三轮车。

“小黄瓜带动农民大收入”

刘庆东说道,今天镇上的黄瓜市场今年是第一天启用,自己先到市场抢个头彩。来到市场,刘庆东的黄瓜卖给了客商老闫,老闫实话实说:“明天早上这些黄瓜就能出现在北京的超市,中午就能上了北京市民餐桌了”。

刘庆东告诉记者,他拥有一个面积1.8亩的黄瓜大棚,黄瓜年产量为3万多斤,上一个销售季黄瓜价格最高的时候每斤5.3元,最便宜的时候也得1至2元,粗略计算他的年销售收入近10万元,除去4万多元的成本,纯利润6万多元。说着说着,刘庆东脸上堆满了笑容。

用电难差点成了大棚种植户的心病

刘家村地处济阳县北部,是冬暖式黄瓜大棚种植专业村,这几年,村里新建了不少黄瓜大棚,这冬暖式黄瓜大棚都是采取地下水浇灌,赶在黄瓜上市用水高峰期,村里的百十台机井一起开,电压低,水流小,一个大棚浇大半天,农民们只能看着干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村党支部书记刘成运告诉记者,村民的富裕了离不开咱们电力的支持。

电力部门伸手助推黄瓜创天下

2011年,济阳供电公司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围绕村民浇棚难的问题,结合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投资30余万元,对该村迅速制定整改方案,立即组织施工队给村里新架设一台变压器,增容一台变压器,解决了大棚用电需求。刘成运说:“今年,供电企业帮村里换了电线,用电更安全了。”“原来浇水都困难,电压低了要浇一天,现在有了这两台变压器,一个大棚三个小时就能浇完了,大棚户还用上了电动卷帘机,原来拉草苫子要用俩小时,现在十分钟就全部拉开,省事多了。”说起村里的电气化改造,刘成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曲堤镇共有黄瓜大棚2.3万个,占地4.5万余亩,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越冬黄瓜种植基地”,自去年起,济阳供电公司结合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全力支持曲堤镇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自筹资金全面加快曲堤镇电气化乡镇建设,截止2012年10月份,基本完成该镇电气化建设任务。电气化改造后,当地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大棚用电需求得到了解决,瓜农们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据了解,目前,曲堤镇黄瓜销往东北、华北、华东等50多个城市,市场蔬菜年交易量达10亿斤,成交额超过15亿元,仅蔬菜一项,全镇人均纯收入就达9000余元。

曲堤镇副镇长王兴泉告诉记者,曲堤黄瓜能够长足发展,全镇农民能够依靠黄瓜种植致富离不开电力的支持,这浇棚灌溉要用电,拉草苫子要用电,维持大棚恒定温度,也需要电。镇上明年还想充分利用电力资源,引进自动施肥技术,将肥料混合进水里,一边浇水一边施肥,更高效、更省事。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蔬菜大棚,济阳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