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东山供电:因“电”而富的闽南渔村

作者:张羽 朱可惠   2013-03-08

【本网讯】日前,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康美镇钱岗村渔民孙连明风风火火地把一台3匹立式空调搬回了家,这已是他家新年伊始购置的第三台大功率电器。

电网全面改造

东山是福建第二大岛,水产品加工出口量占全国的8%,名列福建县级第一位,当地人因“渔”而富。不过,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东山仍是电网的“神经末梢”。

“改革开放前,村里没有一条电线、一根电杆,家家户户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电灯长什么样子还是过节去城里看戏时才看到的。”这是30多岁的孙连明对电灯的第一印象。

为了节省煤油,一到晚上,大家都早早上床睡觉。1982年,钱岗村终于通电了,村里人奔走相告,像过年一样喜庆。由于经济拮据,孙连明一家仍然很节省,一年到头都用不上十度电。

2000年,村里进驻大批供电公司的施工人员,对电网进行全面大改造。电压一下子提高许多,电价却降了下来。

用电不成问题了,孙连明一家人就借钱做起海蛎加工,靠着借债购置了烘干机、冷藏柜,在家里搞起生产。一家子勤劳肯干,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没两年就赚了不少钱,不但债还清了,还成了村里人眼中的“有钱人”。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房,25寸彩色电视机也跟着进门了。孙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纷纷上门取经。

实现稳压供电

2011年,东山供电公司又投入大量资金对钱岗村进行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改造后,电压更加稳定,供电更加可靠。

孙连明抓住时机,扩大生产线,办起海蛎加工厂,产品销往福建省内外。同时,家里的电器也不断充实,电饭锅、电冰箱、电磁炉、电热水器、空调……一件一件电器迎进了家门。

30年来,从无到有,从有到稳,通“电”见证了钱岗村渔民们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水电、火电、风电、核电等多种能源共同发展,500千伏超高压大环网建成,宁德核电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福清核电加快建设,电力装机容量现已达4015万千瓦,使福建电网更安全可靠、用电更有保障。

“我们能有现在的生活,和电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至今,孙连明的父亲还珍藏着那盏煤油灯,要求子孙发家致富不忘本,不忘节俭,不忘供电部门功劳高。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电网,闽南渔村,东山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