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我在村里,村在心里”——西湖村扶贫周年记(图文)

  2017-09-15

W020170915264898285149.jpg

  广东电网公司驻西湖村扶贫工作队在西湖村灵芝种植基地查看灵芝长势。 本报记者 李志杰 摄


  开栏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成为党和政府新时期的减贫指导思想。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全面小康。从本期起,本报开设“全面小康南网情”栏目,展示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开展脱贫攻坚的相关举措、取得的成效以及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生动实践、感人故事,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这大半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新寨村和西湖村的荒地上陆续“长”出了大片大片的光伏板,从高处看,大块的深蓝色给错落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现代感,对于大多留守于此的村民来说,这是个新鲜事物。


  “刚开始铺设时还有人担心会不会有辐射,又花了不少时间去解释。”王素文说。王素文是广东电网公司驻西湖村扶贫工作队的队长,他和队员罗志勇、胡红驻村已经一年多了,这个占地面积1300多亩的30兆瓦光伏项目就是他们成果之一。


  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有效增收4200元


  西湖村位于五华县横陂镇东面,由溪口和油塘两个自然村组成,共496户3700人,精准识别后最终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是55户202人。简单点说,本轮精准扶贫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扶贫资金的有效投入让这202人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3900元提高到7365元以上。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综合考察了西湖村的资源禀赋、发展历史、市场需求、村民的技能水平和邻村的成功经验后,工作队决定把光伏作为首选集体项目。“一开始就准备建个0.5兆瓦的村级光伏,但为了解决投资成本、规模效益、专业运维等问题,上升到了30兆瓦的县级项目。”王素文介绍,体量升级后,县政府和南网能源公司都充分参与进来,推进更加顺畅。据估算,整个项目建成投产后25年年均发电量可达2831万千瓦时,按上网电价0.96元/千瓦时计算,回报率可达11%—13%,西湖村平均每年可增收十万余元。


  为激发贫困户自身动力,工作队放入了“鲶鱼”——养殖带头人,跟有经验、有场地、有热心的农户下聘书、签协议,工作队帮助带头人建设示范养殖基地,带头人则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精神示范。西湖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新明自己就是带头人之一,他说:“南方电网公司扶贫工作队主动来帮我们村出谋划策,我作为书记更要担起责。”种植则以合作社为主,统筹种植灵芝、百香果、龙眼等,提高规模收益和抗风险能力。


  “肉兔、肉牛、家禽养殖每年每户可分别增收1.2万元、9000元、6000元,统筹种植每年每户可增收2000元。”胡红对这本账门儿清,“光伏、统筹种植和借贷投资三大项目累计可为西湖村集体年均带来40万元的收益,其中分配至脱贫的部分近24万元。”经测算,在各项帮扶措施下,西湖村贫困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能有效增收近4200元。


  “人走茶不凉”


  一年多,扶贫的有效路径有了,初步成果也看到了,未来可期。如何保障长期发挥作用呢?工作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只有立足长远的谋划,才能“人走茶不凉”。


  比如集体统筹种植的品类组合是很有讲究的,“要短期收益快,让村民有信心,又要考虑到长期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有相应的抗风险能力。”罗志勇介绍,工作队经过几轮头脑风暴,最终选择灵芝、百香果作为短期收益的品种,而龙眼、沙田柚则是长期收益发展项目,果树同时还绿化了村庄。


  村集体收益的二次分配则需要严格的收益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根据工作队制定的分配规则,村集体收益主要用于长期脱贫和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稳定提升,包括奖学助学、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村民互助基金和村委会运作五大方面。“都说扶贫容易扶心难,只有根源上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彻底走出贫困。”王素文说,奖学助学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工作,西湖村完善了教学基础设施,推荐贫苦子弟就读,开展“光明学堂”等活动,还成立“未来·蓝”教育基金。村民互助基金则专门针对动态新增的贫困户。


  工作队还充分发挥南方电网公司党建优势,完善村支部,以党建促扶贫。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开展各类支部联建活动。广东电网公司直属党委各党支部、广州地区直属各单位党委与56个贫困户建立了“一对一”帮扶。该公司机巡中心党支部今年5月到西湖村联建,应用测绘无人机采集影像,为西湖村的后期建设规划提供立体图;五华供电局党建部则对口帮扶西湖村党支部完善组织建设,带领支部党员践行“两学一做”。


  “一个有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村支部是长效扶贫的组织基础。”王素文说,一年多的工作中,工作队一直在积极引导推动村支部主动承担,并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示范作用。“尤其是老党员,在村里有一定名望,发动他们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事半功倍。”


  梅州供电局党建部副主任余海卓介绍,该局还成立了“电力扶贫志愿分队”,打造“村电联建”品牌,在村里设置便民服务点,利用网格化客户经理每周到村为村民提供用电服务、开展用电故障处理和电影放映等。


  相信你才会跟你走


  “这三年,我们不一定要做得多么出彩,但要对得起自己在这里的三年,要给村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儿。”这是王素文在一进村时给工作队定下的“最低目标”,那时的他们很迷茫。


  “与其他省市不同,广东劳动力市场供给是不足的,五华是打工大县,真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都能自力更生,剩下的除了老弱病残就是一些好吃懒做的人;村民对政府、村委的信任度不足;村委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理解不够,主动参与和承担相应责任积极性较差;大多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不了解,觉得扶贫就是走过场,就是造个名册发个钱……”刚进村时,工作队每晚都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讨论到深夜。


  “不准、不能也不会发现金。”亮出“底线”后,要用真诚的心和细致扎实的工作去建立信任。在精准识别阶段,他们挨家挨户摸查,宣贯扶贫政策。公示后,他们入户反反复复向剔除对象解释其不符合条件的原因。“不能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要从他们一直以来生活的处境和圈子去考虑。”罗志勇坚信,把心掏出来,他们也会有所回报。


  “对政策不了解、不信任,是因为一直以来村委的工作方式太简单粗暴了,也确实存在不公平,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跟他们解释,也没有人去关心他们是否被公平对待。”老家就是重庆农村,长期在基层岗位工作的胡红感同身受,“我们的各项帮扶措施必须公平才能服众。”


  为建立信任,每项工作都要充分考虑细节。以委托种养为例,兔、牛、家禽的养殖收益率是不同的,工作队就控制每户的委托数量,保证不同的养殖品类,贫困户之间的收益差距不超过100元,而委托种养的品类就通过“抓阄”来确定。带头人所能获得的委托收益也是经过认真测算的,充分考虑了场地租赁、代管、日常维护等因素。


  “很多时候不但要推着他们走,甚至是要扛着他们走。”这是工作队刚驻村时的感受,一年多过去了,“现在不少人能自己走了”。比如被老婆抱怨经常喝酒打牌的李乃标参加了村里的环卫队,每月有了固定收入;比如62岁的钟耀坤在养牛之余,开始盘算着将别人家的荒地租过来扩大种植……


  (王媛媛 陈龙波)


  》相关新闻


  广东电网公司:定点扶贫一年多三成人口已脱贫


  “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真心和真情,下足功夫,全力做好扶贫工作。”广东电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启宏在近日召开的扶贫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始终把扶贫当作头等大事,提振精气神,从严动真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广东电网公司扶贫工作具有任务重、层次多、难度大、资金紧和不平衡等特点,2016年以来,该公司突出抓好行业扶贫、定点扶贫和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对139个扶贫点、共19551名贫困人口实施脱贫帮扶工作,目前,已帮5988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该公司党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广东电网公司以“强保障、帮造血、建基础、出特色、促党建、兴教育”等特色措施,全面开展该公司系统各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单位开展集体增收脱贫帮扶项目共87个,开展基础设施建设115个,实施救济帮扶项目166个。项目的实施和开展都强调因地制宜,突出扶贫成效。比如茂名、惠州、韶关、河源和云浮供电局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揭阳、梅州供电局开展手工业扶贫项目,湛江供电局开展水产养殖扶贫项目等。


  在工作过程中,该公司一手抓精益管理,以“分层分级、属地管理”的管理模式,确保责任有效传递,工作落到实处;一手抓“党建促扶贫”,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主力军”作用,


  开展牵手共建,培养党员带头人200多名,确保扶贫到点到位,该公司直属党委各党支部、广州地区直属各单位党委一一对口帮扶西湖村56个贫困户。为强化统筹,规范要求,广东电网公司制定了系列方案、意见和指引,既明确了目标要求,也防范了风险。


  电力行业扶贫方面,通过抓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扎实推动22个省级贫困重点县电网改造,2016年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06亿元,2017年计划投入103.3亿元,目前已完成57.3亿元。


  接下来,广东电网公司将根据广东省的最新工作部署,充分总结经验,继续抓好扶贫工作精益化管理、扶贫项目运行质量、细化结对帮扶措施、提高资金有效性、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南网力量。


  (王媛媛)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西湖村,扶贫,周年记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