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网讯:“真没想到干了20多年的棉花加工生意,竟然也能用上电气自动设备,农村电气化就是好!”从事多年棉花加工的井本红逢人就说,自己沾了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光”。
井本红是湖北老河口市袁冲乡土地岭村的村民,当地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为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井本红就在湖北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街道开了一间棉花加工作坊,为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加工棉被,村民自带棉花原料,井本红做来料加工,赚取加工费。
“一说起弹棉花,别人都说我像个弹吉他的。”井本红自嘲道,“20多年来,一直沿用手工模式,偌大的棉花弓,操作起来‘蹦蹦蹦’地响个不停,那架势看起来还真有点弹吉他的感觉。”
前不久,老河口市供电公司袁冲供电所网格员童保渠在纪洪街道开展用电走访时,向井本红提议采用电气自动加工设备,替代传统的手工设备。
“您那棉花弓,操作的时候棉絮到处乱飞,也消耗体力,如果采用电气自动加工设备,就像工厂车间一样安静,不仅加工环境好,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童保渠告诉井本红。
在此之前,童保渠就了解过井本红的棉花加工作坊情况。由于是纯手工加工,井本红一天工作8个小时,也只能加工10床棉被,赚取200元加工费,遇到旺季,还得熬夜加班。
“我也在网上查询过,现在有电气自动加工棉被的设备,每小时能加工5~6床棉被,一台机器就能顶5个人。”井本红告诉童保渠,虽然前期需要购置设备,进行投资,但是自己可以解放出来,省却人力,增加产量。
4月17日,井本红购回了一台全自动棉花加工机器,并到袁冲供电所报装三相动力电。当天下午,经过袁冲供电所施工人员的紧张忙碌,设备顺利通电。
“弹棉花也能用上‘电吉他’,电气化真是无所不能!”看着崭新的设备,井本红兴奋不已。
4月19日上午,童保渠来到井本红的棉花加工作坊,回访用电情况。井本红高兴地说,“省力省时不说,加工出来的棉被还非常匀称,顾客都说好,真后悔没早点用上自动棉花加工机器。”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湖北老河口供电,传统棉花加工,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