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灯塔村在充足可靠的电力支持下,大力发展柑橘、肉牛、高山大米加工等产业,摘掉了县级“贫困村”帽子。全村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73户脱贫,2018年人均年收入8000余元。
大米加工产销两旺
“上海又来了50吨高山大米订单。”5月21日上午,灯塔村9组童绍斌高山大米加工厂内,几台碾米机、双联提升机等设备正在在欢快工作着,老板童绍斌在网上接到订单后,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邓淑兰。
灯塔村原来只有1台315千伏安变压器,2017年年初供电公司改造升级电网后,增加了2台总容量600千伏安的变压器,现在户均容量超过4千伏安。
走进童绍斌高山大米加工厂,只见碾米机、双联提升机、去杂去石机、碎米筛、重力筛等大米加工设备一应俱全。
“现在加工厂每天都能满负荷生产,每小时能加工稻谷1000多公斤。”童绍斌说,电网改造升级后,加工厂添置了4台设备,做了智能化改造,不仅实现了大米加工规模化、自动化,大米质量也提高了很多,颗粒饱满均匀色泽好,很受市场欢迎。
可两年多前,童绍斌却为用电苦恼不已。“那时打米机白天不能运转,等到晚上才勉强能开机加工。”童绍斌说,“电压不稳,产量上不去,加工的大米成色也不好,碎米多,销量一直打不开。”
“供电公司及时改造升级了村里的电网,解决了我们的用电难题。”童绍斌说,原来供电半径1千米以上,现在只有0.4千米,电压稳定,加工厂机器全开了屋里照明也不受影响。
“这两年大米加工产销量直线上升,去年纯收入近20万元。”童绍斌喜滋滋地说,“家里改建了住房,还买了一辆电动车送货,日子越过越舒心!”
肉牛养殖成本下降
“大家快来搭把手,把小牛牵到牛圈里。”5月20日下午,在灯塔村1组涂纯红肉牛养殖场,老板涂纯红和几名工人连拽带拉,忙得满头大汗,把30头刚买回来的小牛从2辆货车上赶到牛圈里喂养,补充上周销售出去的25头肉牛空缺。
今年40岁的涂纯红,曾经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贫穷而单身多年。几年前,他在一家养殖场打工时,学会了肉牛养殖技术。2016年年底,看到村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涂纯红就联合3户村民,筹集了300万元资金,注册了生态农业公司,准备规模化养殖肉牛。
很快,养殖场的牛舍建好了,400头小牛陆续购买回来,饲料加工设备也安装到位,涂纯红却高兴不起来。“电压不足,切割机、粉碎机经常罢工,饲料生产跟不上,着急啊!”涂纯红说,“我只好买了一台柴油发电机来加工饲料,成本高了很多。”
正当涂纯红为饲料加工用电烦心不已时,重庆忠县供电公司启动了灯塔村的电网改造升级工程。3个月后,工程竣工投运。“村里的电杆升高了,电线比大拇指还粗,饲料加工不再用柴油发电机,每月减少用电成本2000多元。”涂纯红指着门前崭新的电线说。
电足了,涂纯红养殖场的饲料加工、饮水、通风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小牛一天天长大、变壮。2017年年底,涂纯红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多万元公司分红。脱贫致富后的涂纯红赢得了一位姑娘的青睐。“我们计划今年下半年结婚,告别单身生活。”谈及这份感情,涂纯红掩饰不住心头的激动。
柑橘产业发展迅猛
“前半个月鲜柑橘卖出去2000斤,每斤卖到5元多。”5月18日,在灯塔村4组一个柑橘园里,金黄色的橘子与洁白的花瓣交相辉映。老板邓平正站在一根碗口粗的柑橘树旁,一边采摘柑橘,一边与妻子交谈。
忠县是柑橘之乡,灯塔村有300多亩柑橘园,栽有早、中、晚熟不同品种的柑橘。但灯塔村在海拔800米的山区,多为坡田、山地,水源缺乏,夏季干旱,柑橘树只能靠抽水浇灌抗旱。
“以前电不足,抽水机抽不上水,想多栽种点柑橘树,也因灌溉成问题而放弃。”邓平说,“全家6亩多地,种点土豆、大米,靠天吃饭,忙了一年,除去种子、农药等开支后所剩无几。”
“现在抽水机随时能抽上水,旱季缺水问题解决了。地里全部种上柑橘树,去年采摘了3万多斤柑橘,收入近4万元。”邓平说。
灯塔村党支部书记邓宏学说,村里电网改造升级后,村里引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降低种植成本和风险,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加入柑橘种植。
过去是穷山沟,现在变金窝窝,可靠稳定的电力,为灯塔村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助力村民们大踏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我们有信心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共同奔向小康。
——灯塔村村委会主任邓庆
电力足、电压稳,我们创业有动力,致富有门路,生活有奔头。
——灯塔村9组村民童绍斌
电力充足,我对养殖场的发展前景看好,希望能赚更多钱。
——忠县天蓝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涂纯红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乡村产业,致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