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

新疆和静供电公司:搬迁村的点灯人(图文)

作者:王骞 吴清祥  2021-11-30

  “以前山里放牧,夏天住蒙古包,冬天住冬窝子,没有电,没有水,现在电稳了,水通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11月26日,察汗乌苏村村民艾力曼对正在为他检查冬灌抽水配电设备的国网和静县供电公司先行镇供电所所长柳森,聊起了搬迁前后的情景时感慨万千。

1638242341931025539.jpg

  新疆和静县察汗乌苏村的村民,以前在巴音布鲁克草原逐水草而居。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助力牧民脱贫,2007年,新疆和静县党委、政府将牧区7个乡镇583户近2000名牧民先后搬迁下山,组建了现在的察汗乌苏村。从那时起,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必将实现由牧民向农民的转变。

  时间改变了一切,也见证了一切,这都得益于搬迁改造。如今,艾力曼的家再也不是窄窄的蒙古包、冬窝子了,变成了80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干净、明亮,水、电、暖齐全,各种家具一应俱全,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彻底告别了过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日子。

 1638242363983031720.jpg

  艾力曼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种了70亩辣椒,收入8万元。今年扩大到了150亩,收入会近20万元,他也成功地完成了从牧民到农民的角色转变。昔日的牧民,今日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察汗乌苏村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种植辣椒的农户,全村辣椒种植面积达到了8000余亩,成为察汗乌苏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原来的贫困村成为现在的幸福“辣椒”村。

1638242390556080683.jpg

  “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有了致富的机会,相比以前,我们的水、电得到了保障。供电公司把我申请的专用变压器装到了地边上,辣椒地的抽水灌溉用电得到了保障,供电服务人员还经常上门维护抽水设备,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我们感觉真的太幸福了。”艾力曼激动地说。

  近年来,和静县供电公司也大力支持察汗乌苏村经济发展,将察汗乌苏村作为整村推进、标准化台区改造、自愈电网等技术措施的重点示范村。按照“一户一方案”要求,把该村供电的10千伏主干、支线、分支线路、公变、400伏线路、户表进行梳理,按照整村、整线推进的原则彻底了进行改造。

1638242571631022438.png

  改造前,村里线路老化严重、牧民线路私拉乱接现象严重。同时该地区线路载波通道拥挤,一个台区需要用9台集中器,造成抄表不稳,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台区线损一直居高不下。线路末端负荷用电量大,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和过载等一直影响着该村的供电可靠性,也制约着该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该村自2020年实施整村推进改造项目以来,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先后投入资金590.0837万元,新建及改造线路共计23.6千米,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5台,变压器容量由440千伏安增至1000千伏安,户表上墙554户,在整治私拉乱接现象的同时,整齐划一的电杆和用户电表,使得该村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很好保障。

1638242591261097218.jpg

  察汗乌苏村整村推进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该村供电低电压和卡脖子问题。缩短供电半径,解决线路设备过载问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线路供电半径由原来的860米缩短至380米。线损率由8.03%降低至2.46%,低压急修次数由33次/年减少至2次/年,全面消除台区重载、过载、低电压、三相不平衡等情况。

  察汗乌苏村的电力发展变化,是新疆和静县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可靠的电力照亮了察汗乌苏村村民致富的发展之路。电力建设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电源建设趋于合理,电力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以优质的电力服务,电亮了搬迁村特色农业发展振兴之路。

来源:亮报

标签:新疆和静供电,搬迁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