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人员到安宁产业园区了解用电需求。 钱昶旭 摄
近期,云南昆明全市工业战线开足马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在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的深度融合下,以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工业“新三样”持续发展壮大。而在这背后,充足稳定的电能供应与创新能源保障体系,成为支撑产业高速运转的“隐形引擎”。
2月25日下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磷、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云南重点省级工业园区——安宁产业园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在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内,自动导引无人车沿预定轨道穿梭运送原料,机械手在恒温恒湿环境下精准完成电极材料的涂布、辊压与分切工序……“今年订单比较饱满,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比较突出。”该公司总裁助理陈复虎介绍,随着磨粉、改性、石墨化、二次包覆、碳化、成品等七大一体化工序车间全部投产,各工序产能增长明显。在配电室里,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配电柜电能表运行数据,协助逐项检查变压器触点温度,该公司预计在今年再增加2条生产线,充足稳定的电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保障和信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日均用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3.64%。
随着一批批新能源电池重点项目的落地和投产,安宁产业园区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跑出加速度。依托安宁丰富的磷矿和锂资源,园区立足资源优势,已形成头部企业率先集聚,本土企业投资项目跟进,正极、负极、电解液“串珠成链”的发展态势。目前,园区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已近20个。
今年春节后开工以来,针对安宁产业园区内这些“新三样”工业企业,昆明供电局创新推出“复工电力指数”监测系统,通过开发低代码平台,分析企业历史用电数据、生产线特性及订单增长趋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提前预判复工负荷峰值。此外,昆明供电局还通过电话和现场走访了解用户生产计划和检修情况,关注用户缺陷处理、生产增长报备及年度生产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用电用能指导,助力企业全力增产扩产。
“为了做好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的用电保障工作,昆明供电局事前提前介入,采取各部门并联审批、联席办公的工作机制,压缩企业‘等电’时间,同时也节约了招商引资项目的用电成本。”云南安宁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局副局长时浩天航介绍,过去一年,安宁产业园区以“稳中求进、力求实效”为基调,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49.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3.43亿元。“从云南杉杉30万吨负极材料基地到云南裕能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每个百亿级项目背后都有贴心的供电服务。充足的电能不仅是生产要素,更是产业升级的战略资源。”时浩天航表示,今年,园区将深入挖掘工业经济新动能,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动昆明现代工业基地建设焕发新气象。
(张昕霞 钱昶旭 卢显仑)
标签:云南电网,昆明供电,服务云南工业,新三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