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通讯员 盐文)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聚焦群众用电“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章立制、优化服务、精准施策,将作风转变的“软实力”转化为服务民生的“硬举措”,用一个个解决问题的实践、一次次超出预期的服务,书写着新时代电力人的民生答卷。
这张答卷,写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度”里。南京供电公司创新三级挂钩体系与全链条协同机制,让“开门接电”从承诺变为现实。为企业节省200多万元外线投资的背后,是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担当;全生命周期的接电服务之中,是服务超前一筹的作风。从规划阶段的提前介入到投产之后的持续保障,电力服务不再是简单的“按单办事”,而是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这正是作风建设与业务提升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这张答卷,写在社区网格的“零距离”中。常州桃园公寓居民在微信群反映电表柜问题,不到半小时就有人上门处理,这样的“电力速度”背后,是网格化服务织就的民生保障网。3279个社群的深度覆盖、48.52万客户的需求响应,电力网格员用脚步丈量着服务的“最后一米”,将“政策宣传、诉求响应、隐患排查”的职责清单,创新服务方式,精准捕捉民生诉求,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让“线上捕捉+线下速办”成为工作常态。
这张答卷,写在特殊群体的“暖心处”间。宿迁老人按下手机“1号键”就能接通党员网格员,这样的细节设计,藏着对老年群体的细腻关怀。25名党员下沉7个社区,把23项民生事列成清单逐项办结,不是简单完成任务,而是用"亲人般"的温度,化解了特殊群体的“用电烦恼”。淮安台区经理上门解释电费明细、宣传电价政策,是“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理念落地,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彰显的正是“想群众之所想”的作风自觉。
作风建设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次故障抢修的速度里、每一次政策解释的耐心里、每一次主动服务的意识里。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落在实处,让电力服务既有效率的“刻度”,更有民生的“温度”,使电力服务优良作风长久留存于群众的口碑里。
标签:江苏电力,作风建设,民生